荣庆社与宝山合班争胜

三、荣庆社与宝山合班争胜

荣庆社管事侯成章是个有谋略之人。自1918年春同合班残部退出北京后,侯便料定这班人马必在京东与巡回演出的宝山合班汇合,并于本年夏季准会来京与荣庆社再打对台。为先发制人,立于不败之地,侯成章派人私下分别与宝山合班主演白建桥、白玉田父子,陶振江、侯玉山等几位洽商:如果宝山合班进京,只能为宝山合班演满头一个季[1],由第二个季就转入荣庆社。几位名角拿到荣庆社预付的定金,慨然答应。

img

弋腔《滑油山》侯益隆饰大鬼 王益荣饰刘氏

果然不出侯成章所料,民国七年(1918)夏天,李宝珍吸收同合班部分演员,率宝山合昆弋班入京。七月十九日白天在丹桂园首场剧目如下:

《祝家庄》,张荫山、石小山、陶振江;

《昭君出塞》,孙福寿;

《借靴》(弋腔),张荣秀;

《滑油山》(弋腔),王玉山;

《草诏敲牙》,刘庆云;

《激孟良》,侯玉山;

《金山寺》,白玉田、白建桥。

这班昆弋人才,年轻精干,功力纯熟,又令北京观众精神一振,其中白建桥曾被誉为“京南第一花旦”,是原和顺班班主兼主演;王玉山是郭蓬莱弟子,工弋腔黑净兼老旦;孙福寿工昆旦,清末曾入肃王府安庆班;陶振江是昆弋刀马旦世家(乡间俗称“夜叉刀马”),后兼工文武丑。

荣庆社不甘示弱,同一天白天在天乐园摆出最佳阵容打对台:

《饭店认子》,陈荣会;

《春香闹学》,韩世昌;

《五台山》,陶显庭;

《草诏敲牙》,郝振基;

《快活林》,王益友、马凤彩;

《钟馗嫁妹》,侯益隆;

《铁冠图》,全班合演。

其中《铁冠图》一剧是参照清代《虎口余生》传奇和《铁冠图》传奇及章回小说,依据清末肃王府安庆班排演的全本昆弋《请清兵》,由搭荣庆社的昔王府班艺人徐廷璧以及国荣仁、吴荣英等整理复排的,视演出时间长短,择取若干精彩片断演出。

两班昆弋,争奇斗艳,令北京观众过足了戏瘾。

宝山合班在北京的演出,口碑甚好,营业颇佳,班主李宝珍踌躇满志,欲在北京站稳脚跟。不料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刚过,白建桥、白玉田父子,陶振江、侯玉山相继提出辞班,改搭荣庆社。宝山合班突然失去了台柱演员,李宝珍无奈只好中断了在北京的演出,率宝山合班余部及部分京东演员回京南乡间。京东演员张益长、王益朋(里子老生兼老旦,王益友兄)等亦搭入荣庆社。

此时的荣庆社,集中了三个昆弋班的优秀演员,进入阵容最强的时期。除前面记述过的演员外,荣床社的主演还有:盛庆玉、白茂斋(弋腔黑净改大武生,擅演《蜈蚣岭》)、朱玉铮(昆弋青衣、小生,后改打鼓,演《饭店认子》,饰周瑞隆,朱玉鳌之兄)、白云亭(弋腔红净,后兼老生、武生、丑,演《别古寄信》等)、白月桥(弋腔黑净,白建桥之弟)、侯汝林(大武生)、王金锁(武净,演《兴隆会》、《桃花山》、《蜈蚣岭》等)、张文生(武生)、侯炳武(大武生,演《出潼关》、《对刀步战》等)、魏庆林(老生,演《罗艺斩子》等)、邱惠亭(武生,演《闹昆阳》、《英雄台》等)、高森林(笛师)、高翔誉(武生,演《夜奔》等,高森林之子)、张荣凤(昆净)、张德发(武净)、张荣茂(小生)、常连太(旦)、许金修(武丑)、杨德山(武丑)、梁玉和(丑)、蔡锡三(丑)、张福元(丑,演弋腔《借靴》等。

荣庆社名角荟萃,使一些经典剧目获得了最佳合作阵容,如民国七年(1918)九月二十七日,王益友和侯玉山首次合作演出《通天犀》,侯玉山还演了拿手戏《丁甲山》、《御果园》、《钟馗嫁妹》、《惠明下书》、《五人义》等;又如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张文生和陶振江合作演出《兴隆会》,陶振江还演出了《英雄台》等;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白玉田和马凤彩合作演出《金山寺》;此后,白玉田又与郝振基、侯玉山合作演出《火焰山》,白玉田还演出了《出塞》、《琴挑》、《百花亭》、《青石山》等。耍笑戏中,白玉田和陈荣会、侯海云合演《探亲家》,白玉田和郭凤鸣合演《一匹布》等。白玉田时年刚届19岁,扮相和嗓子都优于韩世昌,经其父悉心调教,进步很大,不久就成了荣庆社内可以和韩世昌并驾齐驱的头牌旦角演员了。

img

《别母乱箭》又名《宁武关》陶显庭饰周遇吉 朱小义饰马童

民国八年(1919),荣庆社仍然日场演于天乐园。为适应观众的需要,整理加工了一批故事相对完整,情节迭宕火炽的轴子戏,如《棋盘会》,内廷轴子钞本是六出,昆弋班只演其中紧凑的四出:《点将》、《棋会》、《败齐》、《大战》(即《刀劈柳盖》)。郝振基饰齐王,白建桥或陶振江饰无盐娘娘,马凤彩饰廉赛花,演来旗鼓相当;再如《射红灯》(即《三打祝家庄》),内廷轴子钞本是八出,昆弋班演时改称《夺锦标》,亦是火爆的群戏;还有昆弋《青石山》,共八出:《拜寿》、《上坟》、《书闱》、《洞房》、《化符》、《请师》、《显象》、《捉妖》,只有昆弋班能演全。其他如王益友主演的本戏《大名府》,郝振基主演的本戏《黑驴告状》,用唢呐伴奏弋腔曲牌的“水磨高腔戏”《千里驹》、《功勋会》、《撞幽州》、《甲马河》、《兴隆会》等,皆独具昆弋特色。荣庆社最具号召力的剧目是徐廷璧复排的一至四本《请清兵》,演明亡和清兵入关的故事,人物众多,场面宏大,需连演4天。其关目如下:孙总兵探山(弋腔)、七盘山捉闯(弋腔)、李洪基对刀步战、闯王拜恳、周遇吉别母乱箭、两杜贼献城门、崇祯帝撞钟分宫(弋腔)、王承恩守门杀监、李国祯大战棋盘街、范学士投井、煤山甩靴殉国(弋腔)、东华门路祭点天灯、拷虏群臣、贞娥刺虎、小金殿闯王登基、吴三桂兵败山海关、崇祯帝托兆(弋腔)、吴三桂请清兵、满语读旨、发兵入关(带跑竹马)。

民国八年(1919)八月、民国九年(1920)五月,荣庆社曾两度赴天津演出,并南下上海献艺。郝振基的猴戏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从而确立了他与杨小楼、郑法祥三大猴戏流派鼎足而立的局面。

民国九年秋,天乐园易主,改为华乐园,荣庆社结束了两年半在天乐园日场的演出,改在大栅栏内门框胡同同乐园演出日场。兹录民国十年(1921)五月三十日荣庆社日场在同乐园的演出剧目及阵容:

《赶船》,魏庆林、侯海云、王树云;

《虎牢关》,王玉亭、马凤彩、张文生;

《出潼关》,郝振基、张荫山、胡庆元;

《时迁偷鸡》,侯玉山、侯汝林、杨德山;

《五人义》,侯益隆、王金锁、王益友、马凤彩、韩子峰、侯炳武;

《功臣宴》,陶显庭、张荣茂、吴荣英;

《探庄》,朱小义、侯玉山、张文生、陈荣会、白月桥、陶振江、韩子云;

《痴梦》,韩世昌、国荣仁、陈荣会、梁玉和。

此时,已有部分演员离开了荣庆社。为了吸引观众,保持兴旺的局面,荣庆社又排演了《翻天印》、《双合印》、《浔阳楼》、《铁公鸡》等新戏。再录同年9月8日的演出剧目和阵容:

《双合印》,蔡锡三、王树云、张荣茂、胡庆和、常连太;

《饭店认子》,陈荣会、朱玉铮;

《虎牢关》,王金锁、马凤彩

《翻天印》,侯玉山、郝振基、王益友、王金锁、张文生、陶振江、梁玉和、杨德山;

《夜巡》,朱小义、侯海云、白月桥;

《莲花山》,侯益隆、张荣茂、魏庆林、胡庆元;

《藏舟》,韩世昌、马凤彩;

《一门忠烈》,陶显庭、陈荣会、胡庆和、高二秃;

《胖姑学舌》,韩世昌、朱小义、陈荣会。

同乐园时期,是昆弋班重振的延续期。嗣后,因诸多原因,使昆弋班逐渐瓦解而走向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