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官贵人
民国年间,戏曲依然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主要娱乐形式。自乾隆皇帝南巡将徽班召到北京,宫廷演剧之风越来越盛。上行下效,达官贵人也以观剧为日常娱乐。乾隆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喜好戏曲。特别是咸丰、光绪和慈禧太后更是嗜戏如命。为了观剧,除在他们常年居住的紫禁城建造了室内、室外各种大小不同规格的戏楼、戏台外,还在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行宫建造了许多观演戏曲的场所。北洋军阀政府的官僚政客,承袭了清王朝的遗风,不仅把观剧作为他们的经常娱乐,而且经常利用喜庆节日,举办戏曲堂会,把观剧作为社交的工具。如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之后,也仿效满清皇帝,经常传差京剧名伶到中南海总统府唱戏,供他娱乐。如1914年1月3日、4日、5日连续3天在总统府举办堂会,传召谭鑫培、杨小楼、刘鸿升、王又宸等演戏;12日又传刘鸿升演出《天水关》,梅兰芳、王蕙芳演出《樊江关》,杨小楼演出《挑华车》,谭鑫培、王凤卿演出《战长沙》,招待外交使团;在他50大寿和复辟帝制登上洪宪皇帝宝座时,也都曾召在京的戏曲名伶,到中南海演戏庆贺。北洋军阀政府总理段祺瑞为迎接广西军阀陆荣廷到京,举办大型戏曲堂会,强迫年老体弱的谭鑫培演出唱、做并重的《珠帘寨》,谭难以从命,以《洪羊洞》代替,结果又气又累,吐血晕倒在台上,不久含恨离开了人间。北洋军阀的其他头目如黎元洪、张勋等也都酷爱观剧。张勋复辟失败以后,隐居天津,经常叫京津的京剧名伶唱堂会戏。北洋军阀还指使御用文人编造了一出侮辱和咒骂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新安天会》,先命谭鑫培演出,遭谭拒绝,后又强迫刘鸿升演出。由此可见,北洋军阀不仅把戏曲当作一种娱乐形式,而且还企图作为他们维护反动统治的舆论工具。官僚政客在民国年间北京的戏曲观众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他们有权有势,所以影响不小。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嗜好,刺激了戏曲的繁荣;另一方面,他们反动的戏剧观,又阻碍了戏曲的革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