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开明戏院

九、开明戏院

地址在前门外西珠市口大街,坐南朝北。民国十年(1921),由复兴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筑宏伟壮观。外观呈半圆形,水磨石墙面,钢筋水泥结构,为封闭式影剧兼营的观演场地。进大门为前厅,通过左右两门进入前低后高的观演场地。观众席为铁腿单座折叠式座椅,二楼设包厢,两层共容纳观众1200人。舞台台基高1.05米,台口宽6米,进深6米,台口顶高5米。台唇呈小半圆形,上下场门有两根方形水泥柱。上场门副台5平方米,通地下室;下场门副台7平方米,通向40平方米的化妆室。天幕紧靠墙壁,墙壁后面为沟通上下场门的通道。通道宽1.4米,长11米。民国十一年(1922)九月十七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日)开幕启用,由梅兰芳演出《贵妃醉酒》,萧长华演出《钓金龟》,王凤卿演出《让成都》,郝寿臣、李寿山演出《真假李逵》,朱桂芳演出《演火棍》,朱素香、诸如香演出《马上缘》。

民国十三年(1924)五月十九日,梅兰芳在该剧院首演《洛神》,来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邀到场观看。开明戏院除梅兰芳的承华社长期演出外,还时常接待杨小楼、余叔岩组建的永胜社来演出,一时成为北京城最受市民瞩目的戏曲演出场所。荀慧生原以白牡丹为艺名挂牌演出,后由杨小楼、余叔岩建议,改用本名。在开明戏院修葺开幕演出的海报和戏单上,均以荀慧生的本名号召观众。1937年“七七”事变后,评剧演员白玉霜一度在这里演出。1938年,开明戏院曾被改称市立剧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改称市立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