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市民百姓

四、市民百姓

这一部分观众包括工人、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小职员、雇佣工、中小学教师、大中学生等,其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在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进入剧场,露天剧场、茶园等较简陋的演出场所是他们常去观剧的地方。但在社会动荡、生计艰难的情况下,他们难得到剧场一饱眼福。评剧兴起后,因故事新颖、语言通俗,成为他们最喜欢的剧种。文明戏、话剧兴起后,中小学教师、大中学生成为主要观众。这部分观众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的兴趣和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工人等劳力者喜欢故事性强,人情味足,大喜大悲,爱憎分明,表演格调明快的剧目;教师和学生喜欢内容新颖,艺术形式高雅的剧目;而其他小市民阶层则喜好感情缠绵、有生活情趣的剧目。因此,普通市民观众往往是戏剧改革的支持者,他们的喜好和艺术审美趣味,极大地影响着戏剧的发展方向。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促进了妇女解放。不准妇女参与戏剧活动和进入剧场的陈规陋习得以打破,在民国初年的北京,不仅妇女观众进入剧场,戏剧舞台上还出现了女演员。这一划时代的变化,给北京的戏剧舞台以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演出剧目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妇女解放题材的戏,而且促进了京剧等戏曲剧种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以旦行为主,生行退居次要地位的舞台艺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