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苏接洽始末

一、访苏接洽始末

1934年年初,苏联对外文化协会发起邀请梅兰芳访苏演出的动意,并委托中国驻苏使馆留驻记者戈公振协助联系。恰巧,戈公振奉命筹备徐悲鸿到莫斯科举办“中国绘画展览”事宜,苏有关方面即请他借机联系。3月2日,戈以私人名义,发电征求梅兰芳的意见。不日,梅回电说:“苏联之文化艺术,久所佩羡。欧洲之游,如能成行,必定前往,请先代谢文化协会之厚意,并盼赐教。”

4日,梅兰芳演出途经南京,收到外交部转给他的苏方电函,大意是: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闻梅兰芳赴欧表演消息,极盼顺道过苏一游,并表示“梅君在苏境内食宿招待,可由苏方承担”。

不久,梅回沪后,又收到戈公振从莫斯科发来的电报:“苏联热烈欢迎梅兰芳,请将表演节目、酬劳及其他一切条件详细函告。”

夏秋之交时节,梅兰芳又收到外交部转来戈公振的复电,大意为:“苏联以国宝身分邀请梅兰芳和他的剧团赴苏演出。”梅兰芳在冯幼伟、吴震修等高参策划下,放弃了原计划赴欧演出的决定,复电接受苏方邀请。

10月25日,中苏双方就梅兰芳演出事宜商定正式条件后,组成了招待梅兰芳委员会。其中苏方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洛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尔德、塔依罗夫、爱森斯坦、特烈杰亚柯夫等著名戏剧、电影、文学界人士;中方有戈公振和吴南如等。

12月28日,梅兰芳接到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理会长库里雅的正式邀请书。

1934年年底,中方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及文化参赞鄂山荫会晤,决定行期及旅途安排。由于梅兰芳不愿坐火车通过伪满洲国前去苏联,苏方决定派轮船至上海迎接。

1935年1月28日,中方复函苏方,表示愿意接受苏联文化协会的邀请,同意其安排。至此,梅兰芳率团访苏演出接洽工作达成最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