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明茶园

二、文明茶园

地址在前门外西珠市口大街路北,煤市街南口西侧把角处。原为清末专办红白寿宴的冷餐饭庄天和馆,馆内设有戏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件中,大栅栏里的戏园均被焚毁。原在诸戏园轮转演出的各戏班,只能寻找场地维持演出,所以谭鑫培所组建的福庆班便来天和馆演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雷振远发起,联合名票友乔荩臣、朱仲孚及京剧武生演员俞菊笙等合资,改建为封闭式的室内戏园。舞台高1米,宽深各6米,坐北朝南,三面观众,两层观演场地。楼上前排设包厢,备有茶桌座椅可容6人。东侧能看演员出场和正面的为一等包厢,两侧为二等包厢。包厢后面是梯形散座,楼上只卖堂客(女性),不售男票。在煤市街路西单开一门,专供女观众出入场地。楼下进大门为前厅,从两侧门进入观演场地。正面池座设4排圆桌,每桌配备6椅为一等票座。两廊设散座为二等票座。楼下只卖官客(男性)。当年12月开业,改称文明茶园,商养泉为经理

img

文明茶园戏单

清王朝禁止妇女到戏园看戏,自此开禁,但必须男女分坐。1907年11月30日《顺天时报》载文:“北京数百年来,戏班最称第一,戏园内容的野蛮也可称第一。数百年后,到1907年10月间,方才有这文明茶园。园名文明,真是名实相符。该园成立后,每天各班轮转,于是上等社会男女界中人,随时可以前去听戏消遣了。”茶园开业后虽然也遭受过骚扰和勒索,但营业一直还不错。京剧演员刘鸿声、龚云甫、陈德霖、杨小楼、王瑶卿、梅兰芳、裘桂仙、钱金福等,梆子演员十三旦(侯俊山)、元元红(郭宝臣)、孙佩亭、薛固久等均曾在此茶园演出。民国七年(1918),杨韵谱领导的坤班(女性班社)志德社改称奎德社,由广德楼迁来文明茶园献艺。以鲜灵芝,张小仙为主演,演出了新编排的时装戏《二烈女》、《战地之花》等剧目。1930年茶园易主,樊柱卿任经理,茶园改称华北戏院。1934年,以喜彩莲为主演的评剧阳春社,应邀来戏院演出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