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送梅兰芳赴苏

二、欢送梅兰芳赴苏

1935年2月18日下午4时30分,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及各界领袖,在静安寺路国际大饭店举行盛大茶会,欢送梅兰芳赴苏。与会的中苏来宾约三百余人。

吴市长首先致欢送词。他说:“诸君,今日上海市政府及各界领袖在此联合开会,欢送梅君兰芳前赴苏俄。梅君系国家艺术家,此行应苏俄之敦请,实为国人之光荣。而苏俄之为艺术而敦请梅君之意义,亦应为吾人所敬重与感谢。故今日本人以上海市名义,对苏俄表示谢意,并对梅君此行之希望,略作数语,以代赠言。”

吴铁城接着说:“艺术系文化之重要部分,艺术不以国界、人种、性别、及一切贫富阶级为界限。苏俄此次之敦请为艺术,而吾人于梅君此行,亦希望其本此宗旨,将吾国有悠久历史之艺术带至苏俄表演,以副其敦请之原意。东西文化本各有其起缘特征与悠久之历史……梅君此行,实亦含有促进东西文化互相沟通之意义。”

接着,苏俄代办史毕尔凡尼克致词。他说:“梅博士是中国的戏剧家,欧美闻名,尤其为俄国未有不知道梅博士的大名的。这次俄国为钦佩中国戏剧及梅博士的艺术,特地邀请梅博士赴俄表演。兹已承梅博士允许前往。非仅鄙人的欣幸,即俄国各界亦当热烈表示欢迎。”

此外,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中委李石曾等也先后致词,均望梅君此次赴俄,能将我国固有艺术,宣扬国外,并沟通国际文化,希望将来中俄两国邦交,更臻亲睦。

最后,梅兰芳致答词。他说:“……刚才诸位先生,对于兰芳说了许多劝勉奖誉的话。劝勉的呢,兰芳终身不敢忘记。奖誉的呢,实在是不敢当。记得四年前,到美国去的时候,也是承蒙诸位先生的指教同赞助。现在到苏俄去,还是蒙诸位先生的热心,让我国的戏剧,可以推进到国界以外去,叫兰芳也可以达到多年的志愿。这是兰芳心中所非常感激的。这一次到俄国去的事,差不多已经酝酿一年多了……当时兰芳没有敢贸然的答应。因为苏联是一个文学、戏剧、音乐最伟大的国家,自从革命以后,他们政府方面,更是极力的提倡,所以成绩也就一日千里。兰芳如果去俄国,固然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去参观参观,研究研究,也或者可以得到一点见识回来。但是在另一方面说,也实在是恐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恐怕不能够把中国戏剧的精义贡献给人家。”

梅兰芳在致词中反复阐述了这次赴苏俄演出既喜悦又忧虑的心情。因为,东西方戏剧在表演上有很大不同,他的表演能否使苏联的人民满意,他心存疑虑。

梅兰芳最后说:“兰芳在俄国表演之后,能否有点心得,回来报告,实在是毫无把握。兰芳同剧团,已定后天随同颜大使乘苏联派来的轮船,直到海参崴,再由海参崴乘西比利亚火车到莫斯科。时间很匆促。刚刚这两天又演了几天义务戏,所以来不及到诸位先生那里去一一辞行。今天,就乘这个机会向诸位先生辞别……谢谢诸位先生的盛意。并且敬祝诸位先生的健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