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欧考察归来的建议
程砚秋此次赴欧考察,深感有好多东西值得效法。在《赴欧洲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中,列举了19项建议:
(一)国家应以戏曲音乐为一般教育手段。
(二)实行乐谱制,以协和戏曲音乐在教育政策上的效果。
(三)舞台化妆要与背景、灯光、音乐……一切协调。
(四)舞台表情要规律化,严防主角表情的畸形发展。
(五)采用科学的发音术。
(六)导演者权力要高于一切。
(七)实行国立剧院,或国家津贴私人剧院。
(八)剧院后台要大于前台,完成后台应有的一切设备。
(九)流通并清洁前台的空气,肃清剧场中小贩和茶役等的叫嚣。
(十)用转台必须具有莱因赫特的三个特点。
(十一)应用专门的舞台灯光学。
(十二)音乐须运用和声和对位法等。
(十三)逐渐完成以弦乐为主的音乐。
(十四)完全四部音合奏。
(十五)实行年票制或其他减价优待观众的方法。
(十六)组织剧界失业救济会。
(十七)组织剧界职业介绍所。
(十八)兴办剧界各种互助合作社。
(十九)与各国戏剧音乐家联络,并交换沟通中西戏曲音乐和艺术的意见。
但是,程砚秋也清醒地意识到,实现这些建议并非容易,他指出:“有许多实行起来都是经纬万端的,例如舞台化妆,背景、灯光、音乐……要一切调协,例如国立剧院,例如兴办剧界各种合作社……等等皆是。这还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各方面的专门家共同努力,二是政府和社会要一致动员,三是大家要以坚定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长期干下去。”[24]
以上建议,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程砚秋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即已明确提出上述建议,他对此的估计既积极又非盲目乐观。他积极向西方文化借鉴、学习,毫不保守;同时又坚持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应当说,在戏曲现代化上,程砚秋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行者和实干家。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他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广采博纳,树立了严谨治学,探寻真理的榜样,完成人格和艺术的升华,成为一代大师。程砚秋不辞辛劳实地考察的务实精神和胸怀远大的战略眼光,为沟通中西戏剧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