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铁基的学术人生》简介
《熊铁基的学术人生》这本书是由.范军主编创作的,《熊铁基的学术人生》共有227章节
1
人生经历
熊铁基幼年与父母合影 熊铁基全家人合影(左一女儿、左二妻子、左四儿子) 本科同班同学合影(二排右一为熊铁基) 熊铁基与研究生导师吴泽(中)、同学郭惠青(右...
2
教学经历
第一届博士生论文答辩会合影(含第二、三届的博士生,前排右三为熊铁基) 熊铁基八十华诞合影(前排右四为熊铁基)...
3
学术著作
《秦汉文化志》 《秦汉文化史》 《汉唐文化史》 《秦汉新道家》 《中国老学史》 《汉代学术史论》 《秦汉官制史稿》 《中国庄学史》...
4
我眼中的熊老师——写在熊铁基先生米寿之际(代序)
彭南生 我虽然不是熊铁基先生的入室弟子,但却是先生永远的学生! 1981年,我考入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那时的历史系,在桂子山上称得上是“豪华”配置,既有张舜徽、...
5
目录
目 录 人生经历 教学经历 学术著作 我眼中的熊老师——写在熊铁基先生米寿之际(代序) 上篇 学术春秋:熊铁基与史学研究 熊铁基先生秦汉史研究的“纵与横” 一、...
6
上篇 学术春秋:熊铁基与史学研究
...
7
熊铁基先生秦汉史研究的“纵与横”
王子今 熊铁基先生学术成就卓著。他发表的诸多论著,体现出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刻的学术实践和新异的创新精神。其成果涉猎多种学术主题,兼及各个研究方向,跨越不同历史时...
8
一、“艺术深博,议论纵横”:熊铁基先生秦汉史论著的风格
总结熊铁基先生对我们这些晚辈学人的学术引导,本来也可以从“总特点”及若干具体“问题”,或者“广度与深度”“宏观与微观”“点与面”这样的角度有所说明。但是细心思索...
9
二、思想史文化史的“根基”
熊铁基先生曾经回顾“学史的经历和体会”,首先说到“基础和传统”。他写道:“基础,有的学者说是‘根基’,有的人是根深叶茂,有的人则根底浅薄,我属于后者,但总归有根...
10
三、秦汉军事史研究的比较史学方法
熊铁基先生的《秦汉军事制度史》,是较全面地研究秦汉时期军事制度史的重要著作。他秦汉军事史研究学术先行者的身份,为学界所敬仰。对于秦汉时期军人服役的年龄,我在进行...
11
四、出土文献的史料发掘
官制研究对于考察、理解与说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诸多现象的意义,已经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是帝制时代官僚体制奠基、成熟并固定化的重要历史阶段。相关研究以安作璋、熊铁基著...
12
熊铁基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赵国华 贺科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秦汉史学界相关研究日趋活跃,学术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涌现出一批学术成果。其中,熊铁基先生通过辛勤的耕耘,在秦汉...
13
一
秦汉制度史研究是熊铁基先生较早关注的学术领域。他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包括《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先生合著)、《秦汉军事制度史》等。《秦汉官制史稿》在前人研究...
14
二
秦汉思想文化史研究,是熊铁基先生用力最深的学术领域。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著作有《秦汉新道家略论稿》《汉唐文化史》《秦汉文化志》《秦汉新道家》等,其中先生对秦汉思想...
15
三
秦汉学术史研究是熊铁基先生近三十年来关注的学术领域。在这一研究领域,熊铁基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述其学术观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2002年12月24日,熊...
16
四
除上述成果之外,熊铁基先生对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邮传制度、社会基层组织、历史人物评价等问题也做过一些研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在秦朝法律制度问题上,熊铁基先生依...
17
熊铁基先生与老庄学研究
刘固盛 老庄学研究是熊铁基先生继秦汉制度史、秦汉思想文化史研究以后,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的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熊先生对这一学术领域的辛勤耕耘,既是他一如...
18
一
老庄学是历代学者对《老子》《庄子》进行诠释和发挥而形成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史学、哲学、宗教学、文学等各大学科门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老庄学不仅自身形成了一...
19
二
熊铁基先生以历史学家的学术眼光研究老庄学,其研究的角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
(一)注重老庄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中国老庄学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条件。这一点,也是熊铁基先生反复加以强调的,所以他在《中国老学史》中明确指出,该书对老学演进的时代条件、发展过程特别注意,认为...
21
(二)将老庄学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
熊铁基先生的老庄学研究既是学术史的研究,更是思想史的研究,将老庄学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对老庄学研究的深入发掘,同时也是对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新的开拓。...
22
(三)注重综合性的研究
由于老庄学著作众多,内容极其丰富广博,所以熊铁基先生的老庄学研究注意以史学、哲学、宗教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其主体内容进行综合性的阐析。文献、义理、宗教诸方...
23
三
熊铁基先生《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的先后问世,学术界总是用“开拓”“拓荒”等词语来形容其“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认为是“开辟了道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新天地”...
24
(一)确立了老庄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老子》《庄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众所共知,但老庄学的地位却长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通过《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老庄学的价...
25
(二)有助于深化现当代的老庄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解放与“文化热”这一大的背景之下,道家文化研究也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老庄研究,更是广受关注的重点,其研究不仅在方法...
26
(三)为发掘老庄思想的现代价值提供启示
老庄学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衡量《老子》《庄子》注释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在老庄原有思想的基础上做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诚如伽达默尔所言,在具体的解...
27
熊铁基先生的道家研究
刘固盛 道家研究是熊铁基先生学术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秦汉新道家的提出到老庄学的开拓,从有关道学的析辨到对道教的关注,无不精研覃思,敷畅大义。熊先生的道家研究...
28
一、“成一家之言”的秦汉新道家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学术研究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道家文化,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其研究的广度、深度与热度仍远不能与其他...
29
二、道家领域的新开拓:老庄学研究
老庄学研究是熊先生继秦汉新道家之后在道家领域的另一重要开拓,自1993年开始关注并撰写《中国老学史》,至今亦已近二十年。老庄学涉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学等各大学...
30
三、从道家到道教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熊先生开始关注道教,随着他和道教界人士以及道教学术界接触的增多,近年来对道教的直接研究也多起来,对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关系、全真道教义、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