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师门
2025年09月26日
初入师门
熊门弟子众多,我是前期的一名小硕士。1989年,我考入熊老师门下,学习汉唐文化史,同届入学的还有定芳师弟。当时研究生招生人数很少,这届历史学硕士生中,除了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我们两人,还有近代史研究所的张继才同学。报考过程中得到师门关怀,使我备感温暖。
当年参加研究生复试途中,正赶上一场政治风波。我第一次来武汉,下了江轮,坐轮渡到武昌。询问路线,上了武汉长江大桥(那时候没有二桥,更没有三桥),准备乘车去华师,只见武珞路上都是学生,公共交通中断。无奈之下,我只得乘坐私人摩托车(当地俗称麻木)赶到华师。在文史楼见到赵国华老师,他带我去见梅林师兄,安顿下来。次日参加面试,三位老师和蔼可亲。熊老师问我一些个人情况后,开始问些专业问题,为何报考,看了哪些专业书,书里讨论什么问题等。记得当时我回答读过《盐铁论》,并谈了其中有关治国问题的讨论。当然,对一个尚未入门研究的考生来说,回答这些问题难免浅薄,但熊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并未深究。复试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了。
返回工作单位后,等待招考结果。按照规定,在正式录取之前,还需要单位出具政审材料。不久,华师寄来了一封通知政审的信件,因为是平信,被收发人员扔进了废纸篓。也许是预感到报考学校会有来信,那几天我不时去办公室查询。说来也巧,竟然当场发现并捡回了这封信,当即交给学校负责人办理政审证明。这算是幸运地避免了一次意外的曲折。
当我最终收到华师寄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喜悦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基层工作六年之后,终于获得继续深造、从事学术研究的机会。又一个金秋时节,我走进桂子山,伴随满园飘香的桂花融入师门,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