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展现真精神
人是靠精神活着的,活不出精神的生命很难彰显其积极意义。熊师一辈子自强不息、冲锋不止,追求生命的实在意义。在我看来,他是一座既非高不可攀、难以接近又非不可捉摸、缺乏血肉的生命丰碑,他把学术、生活、精神化作一团永远燃烧的烈火,他可敬、可亲、可道、可范,是一面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旗帜。在学术上,他那咬定青山的学术信念和独立不移的人格魅力让多少人为之汗颜;在生活中,他顽强地面对生活,他关爱家人、同仁、弟子与同事的真情实意,他达观自在、乐做真人的生活态度让多少人深受感染;在做人做事中,他敢讲真话、不卑不亢、表里如一的个人风格让多少人自愧不如;在生命意志里,他没有止步、停歇、屈服的概念,他始终在用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懈探寻和奋进,他追求生命存在的方式让多少人钦佩景仰。什么是真精神?那是历经世道沧桑、生命淬砺之后沉淀下来的人生真谛和精魂,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和坚守,是完全融入血液而浑然于生命中的节操。大学人喜欢谈论大学文化,却常常忽略文化的承载者——真实存在的人。其实,在大学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上大学文化的一分子,有品位的大学文化常常是由大学中一代又一代卓越而有影响的人物锻造或折射出来的。大学文化的内核其实就是活的精神,是敬畏知识、诲人不倦、追求真理、坚守学术、富于批判、守正创新、奋斗不息的综合表征。在大学文化变得日渐虚浮、大学精神日渐式微的当下,像熊师这样富有文化意义或文化象征的老先生应该得到进一步尊重和崇敬,他们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应该与学术一样得到进一步挖掘和阐扬。“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治学道学是熊师的生命底色,求真务实是熊师的精神品格,他的一句口头禅“一经登台,便见分晓”道尽了学问的本质。熊师如一壶清茶、一坛老酒,初抿难解其味,慢品则回味绵润悠长、泽惠终生。读熊师,能读不易,读懂更难。衷心祝愿熊师生活快乐!健康长寿!学术长青!
2020年12月6日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