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师易求 人师难得——写在恩师熊铁基教授米寿之际
胡军
我从2006年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阔别美丽的桂子山今已十五个春秋,虽与恩师同在一座城市,也时常聆听恩师的教诲,但在他的米寿来临之际,回忆起当年我在母校华中师范大学求学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思慕良多,聊记一二以表达对恩师的崇拜与感激之情。
我与恩师的相识可谓“道”缘。2002年11月,供职于武汉音乐学院的我参加组织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道教音乐研究培训中心成立大会,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闵智亭道长以及全国各地的道教文化学者和道教名山宫观代表莅临武汉音乐学院参加庆典。此前,我素仰恩师学识但一直未能谋面,只有冒昧拨打恩师电话邀请其与会。恩师的慷慨允诺和与刘固盛教授的到来令我们喜出望外,我也从此与恩师结缘。
2003年,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年,在恩师的关心和鼓励下,我在职考入学术氛围浓厚的百年学府攻读博士学位,受业于恩师和吴琦教授门下。此前,我的学术经历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领域,有过一些道教音乐的实地考察和学习体验,虽也出版过几本著作,但在文、史、哲方面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学术功力、思想深度、领域广度、理论高度均有待提高,这也更加激发了我继续求学的愿望。恩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和平易近人的师德风范令我难忘。根据我的学习情况,恩师对我进行了悉心指导,无论是对我培养方案的制定,还是指定我所阅读的书目,以及创造条件让我参与的诸多学术会议和研究课题等,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我在母校求学期间,正值华师道家道教文化研究的学科与平台建设步入黄金期。2002年11月,在学校领导和历史文化学院的支持下,经过恩师的统筹协调和刘固盛教授的有力推进,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在专门史学科内设立道家道教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我应该是这一学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在随恩师学习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令我记忆犹新,我也从中感受到他在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学科建设上的远见卓识和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