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丰富的风趣老师
我们历史系七七级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可谓那一代人中的幸运儿。印象中这届同学全年级仅40人(后有新疆和西藏委培的两位同学跟读),所以只有一个班,男女生数量基本对半,性别比例非常合理。在学校出头露面的文艺表演与体育竞赛中,历史系七七级女生非常突出和抢眼,加之其中许多女生都很漂亮,据说中文系和政治系的男生都很嫉妒历史系七七级男生。
七七级大学生的特点是年龄相差较大,学习勤奋刻苦,除“老三届”高中生外,多数都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初高中阶段未能系统学习各门课程,文化基础并不扎实,对史学研究的进展也不了解,所以,我们起初对于给上课的许多老师的学识,也缺乏认识。熊老师曾给历史系七七级同学上课,我们起初也不知道这位个头并不魁伟的老师在史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具体说来,熊老师为我们讲授的是秦汉史选修课。因为是选修课,不像专业基础课那样对授课内容与进度有较严格的要求,加之熊老师善于多维度广泛阐发,常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进行论述。最初一两次课下来,同学们似乎对熊老师讲述的秦汉史学术问题印象不深,而是对他所说的社会现象,包括当时喇叭裤在年轻人中何以流行以及讲课中的幽默风趣印象较深,并在私下有一些议论。这自然是由于当时的同学们专业知识欠缺,还领悟不到老师的深刻学术用意。据说七七级同学的这些议论也曾传至熊老师那里,他只是宽厚地付之一笑,并说以后同学们就能理解其用意之所在了。其实,随着课堂讲授内容的不断深入,同学们的阅读面不断拓宽,专业知识得到明显提升,很快也意识到熊老师深入研究秦汉史的独到学术见解和广泛影响。
如所周知,熊老师在史学界被公誉为学识丰富、成果显著、不失幽默风趣的著名历史学家。在秦汉史、汉唐文化史等研究领域,熊老师出版了《秦汉新道家略论稿》《秦汉官制史稿》《秦汉军事制度史》《汉唐文化史》《秦汉文化志》等多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后主要致力于老庄学史研究,出版了《中国老学史》(合著)、《秦汉新道家》、《中国庄学史》(合著)等著作,主编有“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并创立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家道教研究中心。熊老师的幽默风趣也在学生与史学界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以及课堂上的讲话,每次都引发听者的一片笑声与掌声,故而在许多学生回忆和学术访谈中都介绍了有关的鲜活事例。
在我的印象中,即使我们毕业之后,熊老师对七七级同学仍十分关心。他除了对留校的同学比较关心(见面后会仔细询问各方面的情况)外,对分配在外地的同学也颇为关注,尤其对同学们的个人问题,如是否已成家,是否已有小孩,会多方面询问,表示关心。另外,作为师长,熊老师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仍一直坚持撰写有影响的学术论著,招收博士生,培养史学人才,为我校历史学科的发展壮大殚精竭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方面也为我们学生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