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撰写中的往复

提纲撰写中的往复

决定合作之后,他们讨论的重心转向书稿编写形式和大纲的拟定,通过大纲呈现出新作的特色是核心问题。在1981年1月4日的信件中,鉴于熊先生积极思考的长处,安先生希望由熊先生先酝酿一个编写大纲。而为了表示一个积极的态度,熊先生接信后立即考虑提纲并表示最后还是由安先生定夺。安先生收到编写提纲,觉得架子可以,但也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近三个月未得回信,4月28日,熊先生再次去信询问提纲之事,希望由安先生早定提纲,他好做些具体工作。安先生回信中对章节的重要性及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修改说明,并表示希望熊铁基再写一个包括细目的详细提纲,因为有了细目,方能突出特色。熊铁基在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的友人的建议下,再三考虑重提对“讲义体裁”的顾虑,两人再次讨论体例和提纲问题。

没有安作璋的明确意见,熊铁基对自己所拟的提纲没有把握。而4月28日的回信中可见安先生相对谨慎,他认为在拟定提纲时要考虑系统、全面、详细,同时也要考虑特色,提出了提纲撰写的四条原则。他还是请熊铁基先拟一个提纲,在秦汉史年会召开之前至少要有一个往复。5月22日,安作璋接到林剑鸣信,其中谈到他正在编写《秦汉史》一书,安作璋感到形势紧迫,想法有所改变,主动询问大纲编写情况,希望尽快着手写作。

5月27日,熊铁基认为可以立即动手,提出章节写作分配方案。安作璋回信中表示同意立即动手写,明确章节分工和每章的分量,并希望最近仍由熊铁基写一份详细提纲寄来。6月8日,熊铁基回信表示不太明确安先生所指提纲的详细程度,并详细说明了自己按照四条原则撰写的提纲和初步想法。6月12日,安先生反馈了熊铁基所撰写相关章节提纲的修改意见。

至此,提纲问题已基本解决。在提纲拟定的往复过程中,他们的分工也非常清晰,大体上由熊先生撰写,由安先生修改、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