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学术涵养 无私的助人精神——我与熊铁基教授的学术故事
2025年09月26日
深厚的学术涵养 无私的助人精神——我与熊铁基教授的学术故事
黄永林
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有一位精瘦、精干、精明且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在秦汉史、汉唐文化史、老庄学史等方面都有丰富成果,尤其是在道家道教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他出版有《秦汉新道家略论稿》、《秦汉新道家》、《中国老学史》(合著)、《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合著)、《中国庄学史》(合著)等著作,主编有《道家道教文化书系》《道教文化十二讲》《老子集成》等。特别是《老子集成》这部15卷1100万字的丛书,收录自战国至1949年有关《老子》的传本和注疏本265种,全部加以标点、校勘和整理,被誉为中国老学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研究为中国哲学与道家文化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奠定了老庄学研究在道家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这位学养深厚、受人敬重和爱戴的老人就是熊铁基先生。
我国文化研究有着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和历史学是学校的两大传统优势学科,两者之间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促进学校学术的发展。熊先生与我的师生情谊也正是源于文学与历史的学术渊源。1979年,我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刘守华先生研究民间文化。刘先生为扩大我的学术视野,让我多读历史文化书籍,其中就推荐了熊铁基先生有关道家道教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我虽然不是熊先生门下的嫡系学生,但熊先生的治学严谨、学养深厚,以及乐于助人、诲人不倦的精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讲述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