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球艺

四、球艺

翻过他在行政楼“查岗”这一页,我们再来看看熊先生打乒乓球的精彩片段。

每天下午大约五点光景,熊先生就准时放下书本,换一身运动员行头,操起乒乓球直拍,蹦蹦跳跳地来到乒乓球室。

他随便到哪个乒乓球室,立马就会给哪个乒乓球室带来喜气。轮到他本人上场之前,他通常要向大家宣告自己前一天的战况。你不难想象,他的战况和我们的新闻差不多,基本上全都是“好消息”。如果不到实地观摩他打球,仅听他描绘自己的“辉煌战绩”,你八成会认为他是刘国良和孔令辉的队友。

桂子山上打乒乓球高手如云,且不说体育系教乒乓球的教授、学乒乓球的专业研究生,且不说前国家乒乓球队的退伍队员,单是教师队伍和学生中就藏龙卧虎,许多人从小便受到正规的乒乓球训练,从那一招一式就能看出他们的专业水准,或大力扣杀又凶又狠,或滑板快攻刁钻古怪,或加转弧圈无法招架,或正手快点防不胜防……

特别难得的是,熊铁基先生在桂子山上打乒乓球,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推挡打法。你重扣他是推挡,你侧旋他是推挡,你快攻他是推挡,你高抛他是推挡,你削球搓球旋球短球高球他还是推挡,他始终如一地以不变应万变——全用推挡来接招。

当然,熊先生偶尔也来一下扣杀,扣起来的样子也十分吓人,虽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但弹跳力仍不减当年,只可惜大多情况下球都没扣到对方台上去,结果扣杀的是他自己,被杀的也是他自己,所以他的扣杀就是“自杀”,难怪他慎用扣杀这一狠招。

熊先生打乒乓球最大的特点是短平快——对抗时间短,结束比赛快。另一大特点是,熊先生的心理素质特好,打球的成绩都特别稳定,和每个高手比赛都能稳拿第二名。哪怕与国手刘国良过招,我敢保证,他肯定也会稳夺亚军。正因为这样,熊先生喜欢到处赶场子,所有比赛他都乐意参加,越是高手他越是来劲,反正他和谁打成绩都是一样,和高手更是没有心理负担——输给了低能儿还多少有点难堪,输给了高手并不丢脸,因而和高手对阵反而更能超常发挥。没准哪一天他沮丧地对我们说:“昨天发挥失常,输给了刘国梁。”

熊先生打乒乓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极具观赏价值。每次看到他老人家发球,不知怎的,我便想起了山上抢食物的猴子。他推球挡球扣球的动作都十分夸张,特别是他发球的姿势,比我的普通话还有“个性”。

要是看过熊先生打乒乓球,我保证你再看任何杂技表演都不过瘾。

要是没看过熊先生打乒乓球,那将是你今生今世最大的缺憾。

华师相关负责人对此没有经济敏感,熊铁基教授打乒乓球,场场都是绝妙的表演赛,如果卖门票肯定场场爆满。

有人不怀好意地说,除了单调的推挡之外,熊先生打乒乓球便没有别的招数。这纯粹是对熊先生的污蔑!熊先生在乒乓球场上鏖战数十年,乒乓球的十八般武艺哪样不精?人家只“用”推挡,不是只“会”推挡,与桂子山上这些虾兵蟹将对垒,他老人家杀鸡焉用牛刀?

从球艺和球风上讲,熊先生打球只用简单的推挡,就像陶渊明诗歌只用朴素的文字,同样都是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是极尽锤炼而归于自然。

当然,熊先生的球艺虽然高超,但与他的学术相比还不在一个档次,他的学术水平堪称国手,而他的球艺只能和我打个平手。

令人不解是,熊先生对自己的学术向来十分低调,而对他的球艺却一向极其张扬。

熊先生对自己长短优劣的认知错位,逼得我们这些学生晚辈不知所措,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赞赏美人的智慧,去欣赏哲人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