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感念、感怀——无私关照如同父女情
1988年夏天,我在毕业分配期间遇到了麻烦。母校考虑到我在校的表现和成绩,便将我直接分配到了益阳师专历史系。我拿着派遣单跌跌撞撞赶到益阳师专报到,该校人事部却因我是女性而拒绝接收。一气之下,我索性直接回到老家常德找工作。常德师专历史系因为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压缩教师编制,系领导要求我缓一两年再来这里工作。正好在此期间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我们一起努力找到了在常德六中工作的机会。常德教委需要我的档案,那个时候电话不好用,于是我和男友便起身前往益阳以及省教育厅追寻个人档案。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前往华师打探。因为是暑假,酷热难当,不便在历史系找人,那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找熊老师帮忙。当我和男友出现在熊老师家门口的时候,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熊老师、李老师夫妇俩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又是端茶又是拿西瓜。闲聊中,熊老师得知我的分配波折后,建议我干脆不回去了,就留在武汉,且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回常德呢?”至今我还记得李老师微笑着对熊老师说了一句:“老熊真是不懂事,你没看见人家小熊旁边的小伙子吗?”熊老师顿时似乎明白了我要回家找工作的原因了,笑着让我不着急,答应帮我联系系里查询档案。当时天色不早了,因为男友急着想看看华师校园,我们很快就告别熊老师、李老师夫妇俩。丈夫现在还经常对我说:“看得出熊老师夫妻俩很喜欢你,真的想留你在武汉呢。要是那样,我就惨了。”这让我有一种自豪感。
1997年5月,我报考了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的研究生,考点设在武汉大学。赴考前一天,因为抵达武汉晚,我便带着公婆一起在同学寇富安的安排下住在华师桂苑招待所。晚饭后,我跟熊老师通了电话,告诉他我考完后来看他。第二天,我们便住进了武大珞珈山宾馆。我考试那两天,公婆外出游玩。考完后,我就即刻赶往华师,在校门口的一个公用电话亭给熊老师打电话,结果拨了几次都没拨通。我与电话主人因为费用问题发生了小争执,对方把我的眼镜搞掉在地上,镜片碎了,我怎么都不肯退一步,结果在母校门口我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因为要重新配镜验光,我失去了好心情,没有跟熊老师说再见就沮丧地离开了华师,回到武汉大学跟公婆相聚珞珈山了。之后,我特意为此写了一封长信给熊老师,向他报告我不辞而别的原因。这封信被熊老师一直珍藏着,直到去年我们见面后,他老人家又转给了我保存。后来听留校的寇富安同学说,熊老师为这事还蛮不讲道理地直接找他的麻烦,说堂堂寇书记没有照顾好老同学,把我搞丢了,弄得老寇同学哭笑不得。
2007年深秋,女儿因为在武汉音乐学院进修声乐,刚好晋升为教授的我有闲暇时间陪读。为了让女儿有机会参观我的母校,我便带女儿来华师看望熊老师夫妇。两位慈祥的老者把我们母女俩视为家人,在桂子山的一个小餐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至今还记得餐桌上有一道湖北名菜,也是我女儿的最爱莲藕排骨汤。2008年是我们大学毕业二十周年,这年的国庆节我们同学聚会在华师一号教学楼的阶梯教室。熊老师作为老师代表在台上发言的时候,当着同学的面表扬我为母校输送优秀研究生,还说每次见到我的学生都会询问我的情况,当时他还特地点名要我代表湖南籍同学发言。如此种种,无不渗透着熊老师对我的特意关照和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