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9月26日
一
一想到熊师,活跃在脑海里的首先便是先生那温良慈祥的音容笑貌,那永远充满活力、精干精敏的身形姿采。
1995年秋,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年会在贵阳召开,熊门首届四博士,当时人称“四大金刚”——姚伟钧、吴琦、郭康松和我有幸参加。曾记开幕式大气隆重,仪式结束,接着便是大会交流。交流会场很大,座无虚席。会议由刘乃和先生主持。轮到熊师发言,本以为先生会按部就班,遵常则从台侧缓步拾级而上,可是怎么也不承想熊师竟是撸起袖子,自台前纵身一跃,便轻盈地站在了发言席前。那身姿,才叫一个矫健!当时先生毕竟也已年逾六旬了,这一让学生惊异的行动姿采,自是又令人由衷地感佩。
会议期间,会务组安排有外出考察的活动。贵州的地形地貌,众所周知,其山间小径,或曲曲弯弯,或坡坡坎坎,有芳草萋萋、花香鸟语,还有清泉滴沁,也不乏碎石苔泥。我们弟子几人,力图紧随熊师,以尽护卫之职。可是,有好几次,稍不留神便不见了先生踪影。于是众里搜寻,远见得先生原已捷足先登,咱们便立马快步前行,急急跟进。现在想来,如今在城乡间跟车,常念当有比较过硬的技术和敏锐的反应,方能担当其任;如若在户外行走,想要跟上熊师的步伐节奏,那确需学习锻炼得如熊师那样精敏精干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