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现真关爱

三、体现真关爱

熊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真也是出了名的,融乐时则会心满意开怀谈笑,惦记处则大要无关絮絮叨叨,不满中则无所顾忌大声责骂。从学中乃有人戏曰:“没有被熊师骂过的不算是熊门真弟子。”实话说,熊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真在真情真意,真在从心率性而为,哪怕是责骂,总能让学生心生暖意。他身上兼有严师与慈母合一之特性,即便随心交谈、叨叨絮语抑或大声责骂,都是他爱生之切的真情流露,饱含着他对学生的丝丝牵挂和无私大爱。以本人为例,熊师对我的关心激励始于我留在系里做教学秘书时。当时,他到办公室来转,除了闲聊,还时不时地问我有没有什么打算,有时甚至直接跟我说:“你不能一辈子这样做下去,做行政不带一点专业,到头来什么也不是。”随后也不时地拉着我帮他做点专业的事,大约是我觉得还过得去、靠得住、可塑造,他便不厌其烦地督促我要长进,还曾多次戏谑我:“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说多了,自然有些逆耳,于是有一次在办公室,我居然很冲动地顶撞了他,事后又为自己的莽撞深感愧疚,心想熊老师不会再理我了,几次想道歉又张不开口。为此,师母李老师(本科时世界近代史任课教师)还提醒我,说熊老师对你的关心比较少见,你不要辜负了他的一片好心。现在想来,当时的我还是有些不更事,不善沟通。过了不久,还是熊老师若无其事地主动问我想通了没有,并用一些前辈的故事来有意无意地开导我。客观地说,在历史系工作那段时间,家庭负担确实较重,实际困难不允许我脱离工作,学校对管理干部在职读研卡得较死。我虽然心有所想,但较长时间未有行动,当然也不排除满足现状的思想作祟。调离学院以后,熊师仍然没有放弃我,依然不时地询问我的工作情况和个人打算。随着自己接触面的拓展、发展压力的增加、学校对行政干部考研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个人家庭生活逐渐转好,我也感觉再这么拖下去不行,于是毫不犹豫地实施起了自己的读硕、读博计划,并在熊师一路关心之下一气呵成,顺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个人知识与学习能力借此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后来的发展奠定起了新的起点,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熊师对我的关爱最为难得的是无私的包容。记得考博那年,他鼓励并接纳我考他的博士,甚至连未来的研究方向都帮我规划好了,但是我经过深度调研和慎重思考,怀着惴惴不安的心向他陈说了我的顾虑和难处,恳请他允许我转向明代政治史。说是说,其实内心也做好了他不同意的准备,即下决心啃硬骨头。没想到,不到两天,他欣然同意了我的请求,并向我谈了他的一些看法和指导建议。整个读博过程,熊师从未间断过问长问短,特别是关于做历史研究的方法和精神教诲尤多。他虽然不是专搞明史研究的,但我的毕业论文稿呈送给他后,他十分认真地从头到尾审阅了一遍,并指出其中的错漏及不当之处,提醒该加强的地方。其后,整个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他从头听到尾,末了,还认真地帮我分析答辩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说来遗憾,原本决心趁热打铁坚持做个业余史学研究者,未承想不久学校要我干教师教育工作,行有行规,行其是而不懂其道可乎?无奈,我忍痛割爱,再度转行,重新开始学习、理解教师教育,并在做研结合中亦渐渐小有所得。让我十分感动的是,熊师并未因我的“三心二意”而不满,反而劝慰我:“你的选择都是工作需要,工作是大局,你个人也左右不了,只要你有所寄托,能做点东西,莫荒废自己就行。”这几句朴实的话早已成为我的生活支柱,每每想起熊师所嘱,还真不敢随便浪费时间。真爱无疆,熊师虽已不能如前般疾步如飞、频繁走动,但对我现在做什么、想什么抑或写什么还在过问着,还在关心着。我曾数度反思,与熊师相遇真是我人生之大幸,我确无什么值得他看重,但熊师不以我之愚钝而弃顾,坚持以宽仁厚爱点化和鼓励我。没有熊师的持续烛照和点亮,没有熊师的谆谆教诲与循循善诱,我此生也许就会随波逐流、一无所展、疲沓空落地守到退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