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岗”
年龄稍长一点的华师人,大多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许多熊铁基先生的“八卦”,有些“八卦”比春晚的喜剧小品要精彩得多——
熊先生在华师读书教书七十年,他开始在华师任教的时候,当今校一级的这些头头脑脑都还没有出生。从科研处到后勤处,从党办到校办,从处长到科员,桂子山上谁人不识熊先生?
十几年前,每当早晨8点上班的时候,熊先生常常出现在我校行政楼的大门口,两眼紧紧地盯着出出进进的人群。要是以为他是在找什么要人,或是在恭候头儿们签字盖章,或是要央求人家给他“行个方便”,那你就错得离谱了。相反,他不是求头儿们给自己帮忙,而是盘查头儿们上班是否迟到。说白了,他不是要恳求他们,而是来监督他们。
怕堵在行政楼门口会有“漏网之鱼”,半小时后他又到各科室查看。新来的办事员以为是老教授有事,连忙问“老师有需要帮忙的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熊先生总是斩钉截铁地说:“没事,只是来看看你们哪些人迟到,哪些人旷工。”新手不明就里,一听到这样的回答,还以为来了领导视察,马上一脸的毕恭毕敬。
第一次听到这条“八卦”,连我这个局外人也快要惊掉下巴。
大清早的,一个平头教师跑到行政楼门口“查岗”,接着还要去每个科室“清人”,既非义务,又非职责,也无权利,更无报酬,你说这属于哪种“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熊先生这一“英雄壮举”,简直就是电影中的“无厘头”,我越琢磨越觉得滑稽。
觉得像“无厘头”的,圈内人大概“英雄所见略同”。去年饭桌上聊起这件“八卦”时,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有位武汉兄弟院校的老兄困惑地问道:“熊先生这是为哪般呢?”
是呵,熊先生这是为哪般呢?估计大家也为此纳闷。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的认为熊先生起个大早,为的是去行政楼看美女,“查岗”“清人”不过是个借口;有的认为可能是熊老师太寂寞孤独,大清早到行政楼找人聊天;有的认为是熊老师平时受了行政楼的窝囊气,“查岗”不过是借机发泄怨气;有的认为是熊老师清早到行政楼“查岗”,是对大学行政化的一种调侃和反讽,他是今天中国大学里的堂吉诃德。
这四种猜测哪一种更为靠谱呢?首先,武汉人谁不知道“爱在华师”,桂子山上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还用得着跑到行政楼里去偷看美人?更何况,成天要为复杂的人事关系劳神,要为堆积如山的表格烦心,行政楼里再美的美人也花容憔悴。其次,熊先生每天坐拥书城不亦乐乎,天天都能尚友古代哲人,“太寂寞孤独”又何从谈起?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的“太寂寞孤独”,撇开自己学界的朋友和身边的弟子,偏要去找那些行政楼里的人聊天?……
那么,到底熊先生这是为哪般呢?
谜底锁在上帝的柜里,烂在熊先生的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