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制执行?

01 什么是强制执行?

在古代社会,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争议时,多使用自己的力量予以保护,称为自力救济。后来,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稳定社会秩序,开始运用国家权力保护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的个人权益,这就是公力救济。强制执行即公力救济的一种。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中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启动执行程序第一步是填写申请执行书,并递交至初审人民法院或者与初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程序:

1.立案审查,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执行请求是否合法适当。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实行强制执行,义务人在通知履行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采取强制措施的方式来实现执行。强制措施包括查封、冻结扣划、拍卖、变卖等。

4.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