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
2011年,中国渔业互保协会辽宁省办事处历经17年的艰苦奋斗、薪火相传,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以办事处的员工队伍、保险业务和品牌形象为基础,在辽宁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辽宁省渔业互保协会,在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指导下,在原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领导下,在全省渔港监督机构大力帮助和广大渔民会员支持下,独立开展辽宁省的渔业互保业务。体制、机制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地方协会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承保业务快速发展,赔付率显著下降,会员服务有声有色,全省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充满生机活力。
风云际会,机缘巧合,我有幸担任辽宁省渔业互保协会理事会的首任理事长,从此和渔业互助保险事业有了不解之缘。九年来,我经历了渔业互保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渔业互保服务会员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发展转变,经历了渔业互保体制改革、政策图新的积极探索。这些年,有业务发展的喜悦,有机构改革的忧虑,有目标清晰的释然。渔业互助保险事业虽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之中,引起方方面面的关心和重视,但是从事保险业务,没有纳入国家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体系,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始终制约着全系统的渔业互保业务做大做强。如何破解法律地位和财政支持的难题,一直是渔业主管部门和全国协会系统关心的头等大事。今年,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下,农业农村部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文件,全国渔业互助保险系统将整体改革,成立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渔业互助保险社团,纳入国家监管体系,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事政策性渔业保险业务。这对渔业互保事业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未来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
去年,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原秘书长孙颖士先生从獐子岛集团执行总裁的岗位上退休,被聘为辽宁省渔业互保协会的顾问。由他组织、策划、主编此书,系统记录和总结了26年来全国渔业互助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实践,尤其是在渔业互保体制改革之时,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字纪念。我认为这对渔业互助保险事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也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艰苦工作,我代表省协会给予积极支持。
今年春节前后,颖士先生走访八个地方渔业互保协会,沟通信息、搜集素材,投入巨大的精力,加班加点组织作者、购买书籍、阅读撰写,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30多万字的厚厚书稿,送我案头,嘱我作序。
仔细翻阅书稿,感觉思路清晰、结构新颖、逻辑顺畅、观点鲜明、语言平实。书中有关于农业保险、相互保险、渔业保险、渔业互助保险、水产养殖保险方面的大量政策、制度和模式内容,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数据源新,既有农业保险的理论体系,又有渔业互保的业务实践,既有国家协会的发展历程,又有地方协会的奋斗足迹,展现出全国渔业互助保险事业26年来的不凡经历。
本书出版之际,正值全国渔业互保体制改革的高光时刻,我向诸位推荐此书,对我们未来的事业,在理论和实务上都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说些有感而发的心里话,是以为序!
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理事长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