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网箱的组成

二、深海网箱的组成

(一)箱体

箱体是蓄养鱼的部分,既要保持水流畅通,又要防止鱼逃逸,由网衣、网盖与底衬组成。网衣分金属网衣和合成纤维网衣两大类。金属网衣耐腐蚀,强度高,附着生物少,但成本高,操作笨。合成纤维网衣包括聚乙烯网衣和尼龙网衣,它易被凶猛鱼类咬破,易附着各种生物,但具有轻便、价格便宜、装换容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合成纤维网衣分为有结节和无结节两种,无结节网衣滤水性能好,对鱼体损伤少,但强度相对较差,破损后修补不便。目前,密眼网已普遍采用无结节网衣,大网目网衣视情况而定。

深水网箱因体积大、抗风浪要求高,故对网衣强度的要求高于传统网箱。网盖设置在网箱口,一般由合成纤维编织而成,其作用是遮阳,减少阳光直射,降低藻类附着程度,防止鱼类因受惊吓而跳跃,增强鱼类安全感,增加摄食,防止鸟类掠鱼及外来偷盗。投饵式网箱养鱼一般在网箱底部增设衬网(一般用 100目 /cm2的密眼纱网做衬底),以减少饵料流失,提高饵料利用率,保护海域环境。网盖和底衬并非网箱的必要结构,为方便操作,很多网箱不设网盖。一些封闭式深水网箱如浮绳式网箱、碟形网箱等,则无必要设置网盖。

(二)框架

框架为网箱的骨架,使箱体定型,便于管理和操作。传统网箱的框架最常用的是木、竹等材料,强度较差,抗风浪能力低。深水网箱由于种类不同,其框架材料也有差别。如重力式全浮网箱应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管(简称HDPE),浮绳式网箱的框架为直径 1 cm的尼龙绳,碟形网箱则由镀锌铁桶、铁管及高密度聚乙烯纤维支撑。总体来说,深水网箱框架强度高,耐腐蚀,但成本高,维护不便。

(三)浮力装置

浮力装置使网箱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深度,并维持其稳定性。我国传统网箱的浮力装置包括浮子和沉子两部分。浮子的作用是使浮式网箱浮于水面,通常固定在网箱框架下方,最常用的是泡沫塑料;沉子的作用是使箱体下沉、张开,不受潮流和风浪影响而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常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如沙袋、砖头、铁块、铅块等,也有用镀锌铁管围成框子置于箱底的。深水网箱的浮力装置因种类不同而异,如重力全浮式网箱框架(HDPE管)本身具有浮力;碟形网箱的中央圆柱可充气充水,调节比重;张力腿网箱底部直接由拉索固定于海底。凡此种种,仍都可以视为浮子和沉子的变型或省略。

(四)固定装置

网箱依靠固定装置与海底、海岸定位。传统网箱一般用铁锚做固定装置,也有用石头、钢筋水泥块或打桩方法固定的,锚绳通常用聚乙烯绳、棕绳等。深海网箱养殖系统的水下固定装置要根据养殖海区的海底构造决定采用锚固定或钢钎固定,一般岩石底质须采用钢钎固定,而泥沙底质则采用锚固定。水下固定系统是为了保护网箱,防止风浪较大时的相互损坏而专门设计的,可以使每个网箱都固定在各自的框架之内。一般采用了被世界普遍所采用的一种固定方法,即方形的框架固定结构,此结构可以确保固定系统的各点受力均衡,可以保证最大程度上把网箱所受到的力均匀分配到各个点上去,而不是某一点受力,这也为网箱的安全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在水下的固定系统中,主要部件由锚、锚链、绳索、浮标共同组成,还有一些用来加固、连接这些部件的套环、卸扣、连接环等。固定框架一般在水下 3—5米,为一方形框架结构,其上由10个大的浮标提供浮力,并在每个方角处斜上引出两条绳索系缚在网箱的主浮管上,用以固定网箱。在海的底部,固定所用的锚通过锚链连接到绳索上,并向上连接到固定框架的方角处,通过连接环与其他绳索相连。总之,固定系统的装配不仅要求使用高强度的配件,还要求轻便及简单化的设计理念,以利于系统的维护管理。

(五)附属设施

传统网箱与深水网箱的附属设施相差很大。传统网箱的附属设施一般包括食台、管理房、栈桥等。国外的深海浮式网箱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管理规范,附属设施比较先进,其网箱一般配有自动投饵、自动分级收鱼、鱼苗自动计数、死鱼自动收集等自动化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在引进国外网箱的同时,一般都同时引进配套的附属设施。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经营大型深水网箱养鱼,这是我国目前深水网箱养鱼的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