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在上海市开展水产养殖保险情况

三、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在上海市开展水产养殖保险情况

上海市开办水产养殖保险业务算起来已有30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农业保险事业时,上海市便于1982年开始试办了包括水产养殖保险在内的农业保险业务,由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一度发展了较大的规模。但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水产养殖保险在开办的几年中一直存在着赔付率居高不下、保险操作难,以及中国人保面临体制改革的原因,到1996年,全国性的水产养殖保险业务逐渐停办,仅剩上海市等个别地区仍存在小范围的经营。

从1996年到2004年间,上海市水产养殖保险业务规模虽然发展较慢,但却从未停止过,直到2004年9月,上海市农业保险工作迎来了重大的改革,上海市组建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探索用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来运作农业保险业务。安信农保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包括水稻、小麦、大棚蔬菜、家禽、淡水养殖、围湖养蟹等。保险责任包括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造成的流失责任,因池塘缺氧、疾病、污染等造成的死亡责任。资金政策上享受市、区两级财政30%的保费补贴。2005年,水产养殖保险保费收入318.76万元,赔款757.58万元,近238%的赔付率让广大养殖户看到了参加保险的益处,参保积极性大幅提高。从2005年起,水产养殖保险业务规模都保持了平均25%的年增长率,到2013年,已经成为全国开展水产养殖保险业务保费规模最大的保险机构。

1.险种设置

在渔业部门的指导、配合下,安信农保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思路,多年来一直扎实地推进水产养殖保险工作,目前经营的淡水养殖保险险种有三类。

(1)经济鱼类养殖保险

保险标的主要为淡水池塘养殖的鲤鱼、鲫鱼和“四大家鱼”等,保险责任约定为遭受极端自然灾害(主要指暴风、台风、龙卷风、暴雨、雷击)和意外事故(主要指空中运行物体坠落)造成的增氧机和水泵设备无法开启而发生的“泛塘”和“溃塘、漫塘”,保险费率为2%,保险金额为2000元/亩。

(2)南美白对虾养殖保险

保险标的为淡水池塘养殖的白对虾,保险责任约定为遭受极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因发生“桃拉病”与“白斑病”造成的养殖对虾损失,保险费率为18%,基本保险金额为2500元/亩。目前南美白对虾保险主要有两种开展模式,一种为传统农险模式,另一种为互助制保险模式,互助模式主要集中在上海青浦、金山、奉贤等地区。

(3)淡水蟹类养殖保险

保险标的为通过池塘养殖和围网养殖的河蟹,保险责任约定为遭受极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因发生溃疡病、水肿病和纤毛虫病等造成的养殖螃蟹损失,保险金额为2500元/亩,保险费率为2%(自然风险)与10%(疾病风险)。

2.承保、理赔情况

安信农保自2004年成立以来,淡水养殖保险保费规模逐年增长,特别是2013年,由于上海市加大了对淡水养殖保险的扶持力度,将保费补贴比例由40%提高到了60%,更加刺激了养殖户对淡水养殖保险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展业工作。2013年,安信农保全年共承保淡水养殖保险面积17.32万亩(其中南美白对虾13.08万亩,经济鱼虾、围网养蟹、池塘养蟹4.24万亩),保费规模达到6145.83万元(其中南美白对虾5887.01万元,经济鱼虾、围网养蟹、池塘养蟹258.82万元),共计支付赔款3760.3万元(其中南美白对虾保险赔款3571.6万元,池塘养鱼保险赔款188.7万元)。南美白对虾养殖保险简单赔付率为60.7%(其中互助模式为52.8%,传统模式为63.9%),经济鱼虾养殖保险赔付率为72.9%,整体简单赔付率为61.2%。同时,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安信农保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保险模式和查勘定损办法,既提高了承保、理赔效率,也较好地控制了赔付率,防控了不必要的风险。

3.多元化经营,以险养险

安信农保作为全国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保险项目,淡水养殖业作为上海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险的探索也是一项必要的责任与义务。此外,安信农保采取的是“政府扶持推动,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除经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经营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商业保险,特别是政府将一些如公务车保险、责任保险及短期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交给其经营,通过这些业务的收益来弥补农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实行“以险养险”的策略,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行。

4.政府支持,多方面合作

上海市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大财政、小农业的特点突出,无论是对农业的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扶持力度都比较大,给开展农业保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上海市、区两级财政对水产养殖保险从启动开始便给予保费补贴,且补贴比例逐渐增加,从1999年开始时的30%,提高至2013年的60%,极大地促进了养殖户对淡水养殖保险的有效需求。而且,水产养殖保险作为上海市农业保险险种之一,参与主体有市县(区)两级政府、上海水产办公室、安信农保、水产科技推广站等,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的养殖户集中起来,这种各方联合推动的机制,大大地提高了水产养殖保险的操作性,成为水产养殖保险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5.契合养殖户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新模式

安信农保推出的水产养殖保险,一方面涵盖了自然灾害风险,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养殖户最为关心的疾病灾害风险,从保险责任设置上能够契合养殖户的需求,具有吸引力。另外,经过摸索,还在局部地区推行了互助保险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帮助社员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做好防灾防损工作,降低养殖中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的信息与技术交流,一起参与理赔查勘定损工作,使得理赔定损结果更贴近实际,道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互助模式中学习到的经验,也可以用于传统模式保险方案的改进,从而促进保险技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