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组织的特点

三、相互保险组织的特点

1.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目标一致,有“互助共济”的本质。相互保险组织没有外部股东,由全体投保人共同所有,不存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较低。相互保险作为一个互助性组织,专注于某个特定群体,这个群体对自身的风险有更清楚的认识和评价,能很好地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防止逆向选择。另外,成员之间相互了解,且利益相关,有较强的道德氛围,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比较低,从而规避骗保等风险。

3.产品价格低廉,保障范围较大,会员有接受和购买能力。相互保险往往能拥有更低廉的产品定价。首先,相互保险公司是非营利性的,投保人不必像股份保险公司一样,为了股东要求的利润而额外付出过多保费;其次,由于信息较对称,很多相互保险公司可省去一部分核保和核赔的费用;最后,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对较低,相互保险公司不必在定价中过多体现这方面的风险。在美国,相互保险公司在业务竞争中曾经大幅度降价,一直降至股份保险公司无法与之竞争的水平。

4.获客优势明显。相互保险能够有效地控制获客成本,并获得更多的长期优质客户。首先,由于非营利的特性使得客户更容易信任相互保险公司,从而降低了获客难度;其次,相互保险专注于职业群体等特定的客户群体,往往有着特殊的销售渠道,比如与相关的专业协会合作等,能快速直达客户,从而有利于降低销售成本;最后,由于客户的“主人翁”意识,客户有更强烈的意愿去推荐公司和产品给其他客户,从而实现一个更强大的“口口相传”的效应。

5.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较高。首先,由于没有股东营利的压力,减轻了后顾之忧,相互保险公司往往能够开发符合投保人长期利益但无法马上获益的险种,从而使得产品真正适合客户;其次,由于客户即为股东,客户与公司的关系比较紧密,因此误导销售、理赔难等乱象将得到有效的改善,相互保险公司会更注重提升客户的服务质量;最后,“股东”身份的参与感也将进一步加强这种忠诚度。综上所述,相互保险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会相对较高。

6.管理未来的能力较强。股份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费率时,假设若在未来发生负面的变化(例如长寿风险增加、投资收益率下降等),则可能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然而,相互保险公司在保险定价上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调整保险费以保持足够的准备金:当情况更悲观时,可以最终通过投保人分摊(如增加保费、减少保额等)的方式加以解决;当情况更乐观时,则可清理过多的准备金,返还给投保人。

相互保险公司具有自我管理、共同决策、互助共济的特点。但是国际上大型相互保险公司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多,会员很难参与到公司事务的决定中。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主要落在董事会及管理层身上,其内部组织与治理结构与股份保险公司已经没有太多区别,“经营者支配”的色彩越来越浓,投保人对于相互保险公司会员身份的认知也越来越淡。

这说明相互保险更适合于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这样其更能专注于特定群体的投保人或特定条件下的风险,投保人对于自己作为相互保险公司的会员身份才有更强的意识和参与决策的热情,使得相互保险公司能够保持相互制的传统优势。

相比股份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组织更多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相互保险产品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渗透度和普惠性,在保险行业中起到“补传统商业保险机构的短板、填主流商业保险产品的空白”的作用。

与股份保险公司相比相互保险组织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会员共有,相互保险组织没有外部股东,由全体会员共同所有,保单持有人兼具组织所有人和投保人的双重身份,能够避免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二是会员共治,相互保险组织实行会员自主管理和相互监督,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一般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社员可以平等参与公司管理。

三是会员共享,相互保险不追求营利,经营盈余由全体会员共享,在运营上更加重视被保险人的利益,可以为会员提供最经济有效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