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牧场溯源

一、海洋牧场溯源

海洋牧场理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日本。美国1968年提出海洋牧场计划,1974年建成加利福尼亚巨藻海洋牧场。1971年日本水产厅海洋审议会文件中指出“海洋牧场将会成为未来渔业的基本技术体系,这一系统可以从海洋生物资源中持续生产食物”。

海洋农牧化包括“农业化”和“牧业化”两个方面。其中“农业化”即“耕海”,是在沿海的滩涂、沼泽、港湾及二三十米等深线以浅的海域,人工栽培、种植藻类和耐盐经济植物,使用笼具、网箱、围网等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海洋动物人工养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农业走过了海藻、海洋虾类、海洋贝类、鱼类海珍品养殖五次产业浪潮。“牧业化”则是把人工培养的幼苗培养到一定规格、具有一定的抵抗病害和逃避敌害能力的阶段,然后释放到自然海域让其自由地索饵、生长、发育,最后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合理的捕捞。海洋牧业既不同于海洋捕捞业,也不同于海洋养殖业,而是两者的结合。从耕海、海洋农牧化到海洋牧业,我国海洋牧场发展理念的演化和形成与国外“海洋牧场”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