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渔业基本情况

一、渔业基本情况

(一)渔业自然情况

地理海域 广东是海洋渔业大省,海域广阔,西起广西与广东交界处的北部湾,穿过琼州海峡,东至东沙群岛,福建与广东交界处,包括南海北部。

海岸线 全省海岸线漫长曲折,海岸线总长3368.1公里,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海岸线有许多港口,岛屿遍布各地,为渔港选址、海洋产业、旅游业等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渔港 截至2015年底,有渔港136座,经农业部公布的渔港110座,经农业部批复建设的中心和一级渔港15座,渔船就近进港安全避风容量达到1.3万艘。

特色养殖 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产值均位列全国第三。渔业三产流通、存储、休闲渔业等达到了1278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水产物流业以1233亿元产值领先于全国。

全省的海淡水养殖发展均衡,海水主要品种有9个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是海鲈、石斑鱼、美国红鱼、军曹鱼、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青蟹、螺和江珧。在淡水主要品种中,有6个品种的产量全国第一。

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全省海洋养殖,按照水域分为三类:海上、滩涂和其他;按照养殖方式分为七类,按养殖占比排序:池塘、底播、筏式、普通网箱、吊笼、深水网箱、工厂化。

(二)渔业产业情况

2018年,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453亿元,其中:水产品产值1415亿元;渔业工业与建筑业产值363亿元;渔业流通与服务业产值1674亿元,其中休闲渔业106亿元。

2018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4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不含远洋)127万吨;远洋渔业5万吨;内陆捕捞产量11.5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17万吨;淡水养殖产量382万吨。海水养殖16.6万公顷;淡水养殖31.3万公顷。

(三)渔业灾害情况

2018年,全省因灾害造成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4.1亿元,水产品损失11.3万吨。其中,损毁池塘0.7万公顷、网箱11157只、围栏1109公里、堤坝5831米、泵站4691座、涵闸1911座、码头705米、护岸2028米、防波堤5531米,工厂化养殖场1座,苗种繁殖场11个,沉船19艘、船损94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