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协会历史沿革

二、协会历史沿革

(一)成立背景

根据渔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实际,经原广东省水产厅和广东省民政厅同意,1993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渔业互助保险组织——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渔船船东分会广东经理部,探索开展渔船船东互助保险工作。1996年,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在省民政厅登记成立广东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开始以独立法人单位的形式推动渔业互助保险事业的发展。2007年,为适应全国和广东渔业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更名为“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

业务范围为:互助保险、法律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主要职能是:组织从事渔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参加互助保险,共同承担会员因遭受意外事故损失的经济补偿,促进渔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协会是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为原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二)组织架构

协会总部:设有四个工作部门,承保部、理赔部、财务部、综合部,专职工作人员22名。

协会基层情况:一是开设100个分支机构(其中,县区级以上72个),遍布沿海市县镇重要渔业港口及内陆各市,形成以渔业主管部门为依托,为渔民群众提供全天候互助保险服务的体系;二是人员队伍逐步健全,各地分支机构聘用专职工作人员100余名,兼职人员20余名。

资产情况:截至2019年12月,总资产达5.1亿元,净资产达3.82亿元。

(三)协会发展和现状

1.协会保险规模和潜力

业务经营情况:

2015—2018年,全省共计45.14万人次渔民参保,年参保渔民约11.3万人,覆盖全省捕捞渔民的90%以上;四年共计3.95万艘次渔船参保,年参保渔船约1万艘;四年共计保费收入4.3亿元,年保费收入约1.1亿元,年承担渔业风险保障金额近400亿元。

2019年,协会承保10.1万名渔民、7759艘渔船,会费收入1.2亿元,承担渔业风险保障金额400亿元;办理人保理赔案件732宗,船保理赔案件130宗,给付互助补偿款3287万元。

2.总部和基层办公条件

协会于2016年购置广州市江南西富力天域中心486平方米办公室一套。15个基层代办机构单独租赁办公场所。

3.共保和再保情况

根据《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实施方案(试行)》的公开招标结果,协会与中国人保广东省分公司、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组成的联合体中标第一中标人,共6家中标人10家机构组成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共保体开展工作。其中,协会为主承保人,负责政策性渔业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单、收费、理赔等工作;各共保人按招标项目规定比例共同分担风险。协会与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签有合作分保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