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三、血氧饱和度(SpO 2)监测

(一)原 理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是根据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而设计的,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合血红蛋白对两种光的吸收性截然不同。氧合血红蛋白吸收更多940nm红外光,让660nm红光透过;去氧合血红蛋白吸收更多660nm红光,让940nm红外光透过。在探头一侧安装上述两种波长光线的发射装置,探头另一侧安装感光装置,通过感知透过的光量,计算后得到连续的血氧饱和度分析测定结果。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密切相关,临床上有助于早期发现低氧血症。正常情况下SpO2>95%,如在91%~95%则提示有缺氧情况存在,如低于91%为明显缺氧。

(二)临床意义

1. 监测氧合功能

可评估PaO2,避免创伤性监测。新生儿处于相对低氧状态,其PaO2在氧离曲线的陡坡段,因此SpO2可以作为新生儿氧合功能监测的有效指标,指导新生儿气道处理和评价呼吸复苏效果。给予氧疗时,可根据SpO2调节FiO2,避免高氧血症的有害作用。

2. 防治低氧血症

连续监测SpO2,一旦其数值下降至95%以下,即有报警显示,可以及时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

3. 判断急性哮喘患者的严重程度

哮喘患者的SpO2和PaO2的相关性较正常值小(r=0.51),甚至可呈负相关(r=-0.88)。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SpO2和呼气最高流速相关性良好(r=0.584)。因而,对判断急性哮喘患者的危险性,SpO2仅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无创指标。同时根据观察重度哮喘患者发生呼衰时,PaO2<60mmHg,PaCO2>45mmHg的SpO2变化提出,若急性重度哮喘患者的SpO2>92%时,则发生呼衰的可能性小。

(三)影响因素

1. 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为S形,在SpO2处于高水平时(即氧离曲线的平坦段),SpO2不能反映PaO2的同等变化。此时虽然PaO2已经明显升高,而SpO2的变化却非常小。即当PaO2从60mmHg上升至100mmHg时,SpO2仅从90%升至100%,仅增加10%。当SpO2处于低水平时,PaO2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SpO2较大幅度的改变。此外,氧离曲线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SpO2的95%可信限为4%左右,所以当SpO2=95%时,其所反映的PaO2值可以从60mmHg(SpO2=91%)至160mmHg(SpO2=99%),其区间可变的幅度很大,因此SpO2值有时并不能反映真实的PaO2

2. 血红蛋白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性来测定SpO2,如果血红蛋白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影响SpO2的准确性。①贫血:临床报告贫血患者没有低氧血症时,SpO2仍能准确反映PaO2。若同时并存低氧血症,SpO2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②其他类型的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CoHb)光吸收系数和氧合血红蛋白相同。SpO2监测仪是依据其他类型血红蛋白含量甚少,可以忽略不计而进行设计的。当CoHb增多时,可导致SpO2假性升高。高铁血红蛋白(MetHb)对660nm和940nm两个波段的光吸收能力基本相同。因此,当血液中存在大量的MetHb时,会导致两个波段光吸收比例相等,即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性血红蛋白的比例为1∶1,所测得SpO2值将接近或等于85%。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SpO2值将随着PaO2的变化,在80%~85%之间波动。

3. 血流动力学变化

SpO2的测定基于充分的皮肤动脉灌注。对于重危患者,若其心排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以及低温时,监测仪将难以获得正确信号。

4. 其他

有些情况下SpO2会出现误差:严重低氧,氧饱和度低于70%;某些色素会影响测定,皮肤太黑、黄疸、涂蓝或绿色指甲油等,胆红素>342μmol/L(20mg/天L),SpO2读数降低;红外线及亚甲蓝等染料均使SpO2降低;贫血(Hb<5g/天L)及末梢灌注差时可出现误差,SpO2读数降低;日光灯、长弧氙灯的光线和日光等也可使SpO2小于SaO2

(四)注意事项

(1)根据年龄、体重选择合适的探头,放在相应的部位。手指探头常放在示指,使射入光线从指甲透过,固定探头,以防影响结果。

(2)指容积脉搏波显示正常,SpO2的准确性才有保证。

(3)如手指血管剧烈收缩,SpO2即无法显示。用热水温暖手指,或用1%普鲁卡因2mL封闭指根,往往能再现Sp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