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措施
通过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后,可筛选出压疮的高危人群,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压疮预防措施的干预,能有效预防临床患者压疮的发生。主要的预防措施有减轻局部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持皮肤干燥,进行营养支持、健康教育等。
(一)减轻局部压力与剪切力
1. 定时翻身
(1)翻身间隔时间:间歇性解除压力是预防皮肤长时间受压的主要措施,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者评估的情况制订翻身的时间与位体表(表14-6)。一般的患者翻身时间间隔为2小时,翻身变换一次体位,但长期卧床患者可通过评估其皮肤及全身情况来调整翻身的间隔时间:2小时翻身时如皮肤出现可见性充血反应,在15分钟内能消退则认为皮肤可以承受2小时的压力,如15分钟内皮肤发红不消褪,翻身时间应缩短至1小时。
表14-6 制订翻身的时间与位体
(2)体位:侧卧30°(图14-3),Gutmann提出。与90°侧卧位相比,使用枕头支撑的患者侧卧30°体位能使患者避开身体骨突处部位,且每个受力点的位置的压力均小于毛细血管关闭压,降低了压疮的风险。30°侧卧体位有利于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而90°侧卧体位,由于局部受力面积较小,可导致局部体重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的压力,尤其是骨突处,引起血流阻断和缺氧,导致组织坏死。因此,提倡侧卧30°的侧卧位在临床应用,从而减轻局部压力,避免压疮的发生。
剪切力的发生与体位有关,特别是当抬高卧床患者床头30°时或坐轮椅患者的身体前倾时,骶尾部及坐骨结节处均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导致局部缺血,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因此,临床上要尽量避免将卧床患者长时间抬高床头30°,以减少骶尾部的剪切力。如果患者因病情需要需半卧时,要在患者的臀下给予必要的支撑,以避免患者因向下滑行而产生剪切力。
图14-3 侧卧30°体位
2. 使用减压装置
目前,临床使用的减压装置根据作用部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的减压装置,另一种是全身性的减压装置。各种减压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身体压力再分布,从而减轻身体局部的压力。
(1)局部的减压装置:在临床使用较广泛,如轮椅坐垫、手术中使用的局部减压垫主要用于患者局部的某个或某几个骨突处的减压,常使用在枕部、肘部、骶尾部、足跟部。各种不同的局部减压装置材质也不同,常见的有泡沫或海绵减压垫、啫喱垫(图14-4)等,也有临床自制的一些减压装置(图14-5)。
图14-4 局部减压装置
图14-5 自制减压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临床经常使用的气垫圈已不建议使用,特别是在一些水肿、瘫痪的患者中避免使用。这类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差,气垫圈在使用过程中导致患者局部循环障碍加重,不仅不能降低压疮的发生,反而会促发局部压疮的发生。
(2)全身性减压装置:主要是临床使用的气垫床和水床,包括各种柔软的静压垫和动压垫。目前,波浪形气垫床和球形气垫床应用较多,水床应用不多。多房性电动充气床垫使小房交替充气、放气,变换承受压力的部位,使每一部位的受压时间不超过几分钟。空气缓慢释放床(空气漂浮)的工作原理是空气通过床表面的纤维织物缓慢渗出,使患者漂浮于床上。空气射流床使暖热空气通过覆盖有纤维聚酯膜的颗粒状陶瓷串珠,产生类似于流波的串珠运动,改变受压量的大小。
(二)皮肤护理
皮肤护理对于压疮高危人群非常重要。每天定时检查全身的皮肤状况,尤其是骨突受压处皮肤。患者皮肤过于干燥时,可适当给予不含香精的温和的皮肤润肤霜。持久排汗,如自主神经紊乱的患者,可使用吸收性强的材料改善患者湿度,避免使用爽身粉,因为粉聚集在皮肤皱襞,可以引起额外的皮肤损伤。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与床单、清洁皮肤,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爽,以减轻局部皮肤的摩擦力。当患者发生大小便失禁时,注意保护局部的皮肤免受粪水的刺激。
传统的护理理论认为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有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保护反应,是氧供应不足的表现,无需按摩。如果皮肤发红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消退,则表明软组织受损,此时按摩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创伤,甚至使皮肤破溃。有研究者提出应用局部制剂进行压疮的预防。欧盟压疮委员会、法国压疮委员会对此进行了多中心的对照临床研究,发现赛肤润能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三)增加营养
营养不良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预防压疮的发生十分重要,而临床研究也表明,合适的热量和蛋白摄入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适的热量与蛋白质饮食。在增加蛋白摄入时,必须评价肝功能和肾功能,在肝肾功能不良时,可通过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热量来降低蛋白的摄入。必要时,请营养师会诊,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注入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同时,监测患者的摄入与排出,以保持机体营养的动态平衡。
(四)健康教育
对长期卧床患者、脊髓损伤患者及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卧床患者等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条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者及家属的参与非常重要。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是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及其他压疮高危人群发生压疮的关键,尤其是社区的居家患者。
(1)指导患者家属定时改变体位:翻身是最为简单且有效的预防措施,采取合理的翻身间隔时间以提高护理质量并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指导患者间隔一定的时间改变体位,教育正确的翻身,避免发生拖拉等动作,以减轻局部的压力和摩擦力。指导坐轮椅的患者隔30分钟臀部抬离轮椅约30秒。
(2)根据病情使用合适的减压装置:根据病情及评估情况,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减压装置,如局部的减压垫或全身减压的气垫床,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
(3)保护皮肤,避免盲目局部按摩: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皮肤情况,尤其是骨突处受压的皮肤状况。每日清洁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如有潮湿刺激,及时清洁与更换。指导失禁患者正确使用失禁用品,避免皮肤受粪水刺激。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不要盲目行局部皮肤按摩,尤其是水肿部位及红肿皮肤,以免损伤皮肤。
(4)增加营养:让患者和家属理解营养对于压疮预防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合适的热量和蛋白质饮食,指导长期鼻饲患者家属为鼻饲注入营养,并说明注入时的注意事项。
(5)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