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设 备
局部麻醉需要准备好穿刺用品及抢救用品。穿刺用品主要包括消毒液、敷料、穿刺针、注射器、局麻药液、神经刺激仪及连接穿刺针与注射器的无菌连接导管。若需连续阻滞,尚需准备专用穿刺针及与其相配的留置导管。抢救用品包括简易呼吸器、面罩、吸引器、通气道、气管导管、喉镜及抢救药品。
(一)穿刺针(图7-1)
穿刺针长度与阻滞部位深度有关,穿刺针粗细则与穿刺时疼痛和组织损伤等有关。为减轻穿刺时疼痛,尽量选用细的穿刺针,同时短斜面穿刺针较长斜面穿刺针损伤神经概率小。尚有一种绝缘鞘穿刺针在神经刺激仪定位时使用。
图7-1 穿刺针
(二)神经刺激仪
1. 机制
神经刺激仪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就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引起所支配肌肉颤搐,这样就可以通过肌颤搐反应来定位,不必通过穿刺针接触神经产生异感来判断。
2. 组成
神经刺激仪包括电刺激器、穿刺针、电极及连接导线(图7-2)。
图7-2 神经刺激仪
(1)电刺激器:电刺激器要求电压安全、电流稳定、性能可靠。理想的电刺激器采用直流电,输出电流在0.1~10.0mA,能随意调节并能精确显示数值,频率为0.5~1Hz。
(2)两个电极:负极通常由鳄鱼夹连接穿刺针,使用前须消毒;正极可与心电图电极片连接,粘贴于肩或臀部。
(3)穿刺针:最好选用带绝缘鞘的穿刺针,以增强神经定位的准确性,一般穿刺针亦可应用。
3. 定位方法
神经刺激仪用于神经定位时和常规神经阻滞一样须摆放体位、定位、消毒铺巾,进针后接刺激器。开始以1mA电流以确定是否接近神经,1mA电流可使距离1cm范围内的运动神经去极化,然后调节穿刺针方向、深度及刺激器电流,直至以最小电流(0.3~0.5mA)产生最大肌颤搐反应,说明穿刺针已接近神经。此时停针,回抽注射器无血和液体后注入2mL局麻药,若肌颤搐反应减弱或消失,即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果注药时伴有剧烈疼痛提示,有可能为神经内注射,此时应退针并调整方向。
4. 适用范围
神经刺激器多用于混合神经干定位,除可用于一般患者外,更适用于那些不能合作及反应迟钝的患者,但操作者仍须掌握局部解剖及操作技巧,以确定穿刺部位及穿刺方向,只有在穿刺针接近神经时神经刺激仪才能帮助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