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皮下注射法

三、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一)目 的

(1)需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口服时采用。

(2)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3)预防接种,如各种疫苗的接种。

(二)用 物

注射盘、1~2mL注射器、5~6号针头,药液按医嘱准备。

(三)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股外侧、腹部、后背、前臂内侧中段。

(四)操作方法

(1)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对皮下注射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反应;介绍皮下注射的目的、过程,取得患者配合;评估注射部位组织状态。

(2)准备用物,并按医嘱查对后抽好药液,放入铺有无菌巾的治疗盘内,携物品至患者处,再次核对。

(3)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选择注射部位,皮肤做常规消毒(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呈螺旋形向外涂擦,直径在5cm以上,待干,然后用75%乙醇以同法脱碘2次,待干)或安尔碘消毒。

(4)持注射器排尽空气。

(5)左手示指与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快速刺入针头2/3,左手抽动活塞观察无回血后缓缓推注 药液。

(6)推完药液,用干棉签放于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后轻轻按压。

(7)核对后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必要时记录。

(五)注意事项

(1)持针时,右手示指固定针栓,切勿触及针梗,以免污染。

(2)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3)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4)少于1mL药液时,必须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药量准确无误。

(5)需经常做皮下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以达到在有限的注射部位吸收最大量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