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ECG表现

四、常见心律失常ECG表现

(一)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60次/分,心律规则,Ⅰ、Ⅱ、avF导联P波直立。一般不需要处理,心率缓慢进行性加重或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二)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00次/分,心律规则,Ⅰ、Ⅱ、avF导联P波直立。一般不做处理,如增加心肌氧耗有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

(三)房性心动过速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部位,频率>100次/分,节律规整的为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上有P波,心房率150~220次/分,QRS波规律出现,波宽正常。房室结对快速的心房率可能下传也可能阻滞,因此,P波数与QRS波数不一致,形成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引发原因包括洋地黄中毒、心肌病、心肌缺血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四)房 扑

心房活动呈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频率220~350次/分。

(五)房 颤

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期完全不等的f波,频率350~500次/分;心室率为60~180次/分,不超过200次/分,节律绝对不规则;如无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形态正常。麻醉期间对房颤的管理应以控制心室率为主。

(六)室性心动过速

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QRS宽大畸形。若心室率过快,影响心室充盈,可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这是室颤及心搏骤停的先兆。

(七)室 颤

QRS-T消失,代之以方向、形态、振幅大小无规则的波形,无等电位线,心律250~500次/分。须立即除颤行心肺复苏。

(八)房室传导阻滞

按阻滞程度分为:①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规则,每个P波后均有正常波形的QRS波,P-R间期>0.2秒;②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率规则,QRS波型正常,P-R间期进行性延长终致脱落;③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多存在器质性损害,心电图上可表现为比例规律或不规律的窦房传导阻滞,或多于一个的连续脱落,脱落前的P-R间期保持固定,可不延长或略延长;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指全部的心房激动都不能传导至心室,其特征为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且心房率快于心室率。严重的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使心室率显著减慢。当伴有明显症状如晕厥、意识丧失、阿-斯综合征发作时,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以免发生长时间心脏停跳,引发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