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静脉麻醉药
苯二氮类的麻醉效应可被巴比妥类如硫喷妥钠增强,可能是苯二氮受体与巴比妥结合点在同一大分子复合体上。苯二氮类可降低硬膜外应用布比卡因的血清半衰期,有可能减低布比卡因的毒性反应。
硫喷妥钠与咪达唑仑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可增加96%。阿司匹林等药的蛋白结合率都较强,可增强硫喷妥钠的作用,包括对中枢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因此,术前以上述药物治疗者,为避免硫喷妥钠在麻醉诱导时对循环的影响,应酌情减少用量。此外,硫喷妥钠可降低吸入麻醉药的MAC,并可增强其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与麻醉性镇痛药合用可进一步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加重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合用可增强其肌松作用并延长作用时间。
阿片类药物与氯胺酮伍用在镇痛方面有协同作用,但对呼吸的抑制也增强。氯胺酮与硫喷妥钠或咪达唑仑之间,在催眠和抗伤害反应等方面都有相加作用,但未见协同作用。可能与氯胺酮的作用机制与硫喷妥钠不同有关。氯胺酮常与丙泊酚联合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在催眠或麻醉作用上有相加作用;丙泊酚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并未因氯胺酮而改变,但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咪达唑仑与硫喷妥钠、丙泊酚及戊巴比妥有协同作用,咪达唑仑与阿片类药之间也有协同作用。
丙泊酚与硫喷妥钠及咪达唑仑之间有协同作用。丙泊酚与硫喷妥钠或咪达唑仑伍用时,可使硫喷妥钠的ED50减少55%,使丙泊酚的ED50减少61%;小剂量的咪达唑仑(0.02mg/kg)可使丙泊酚的ED50减少31%。以丙泊酚行麻醉诱导时,与咪达唑仑(0.02mg/kg)伍用可使丙泊酚用量减少49%;与阿芬太尼(0.02mg/kg)伍用有相加作用,可使丙泊酚的ED90从1.62mg/kg降低到1.24mg/kg;如果三种药联合应用,可使丙泊酚用量减少86%。由于丙泊酚无明显镇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常与强效镇痛药联合应用。丙泊酚和阿芬太尼之间也可发生药效动力学方面的协同作用,二者合用比单独应用可产生更强的镇静和镇痛作用。而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麻醉诱导仅有相加作用。利多卡因可明显增强丙泊酚的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当静脉应用利多卡因3.0mg/kg,可减少丙泊酚催眠剂量的34.4%。因此,若在用丙泊酚之前用过利多卡因,应酌情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丙泊酚与常用吸入麻醉药及肌松药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丙泊酚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在丙泊酚麻醉期间,应用肾上腺素容易引起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