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醉诱导
2025年08月10日
一、麻醉诱导
1. 静脉诱导
一般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复合,静脉全身麻醉药多为丙泊酚1.5~2.5mg/kg或咪达唑仑0.02~0.05mg/kg。麻醉性镇痛药以芬太尼为主,诱导剂量一般为2~4μg/kg,也可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以及依诺伐等。肌肉松弛药除经典的琥珀胆碱外,维库溴铵、泮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等用于静脉麻醉诱导也逐渐增多。这些新型的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不仅起效快、效果好、没有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还具有中时效的肌肉松弛效果,因此在临床中逐渐被广泛使用。
2. 吸入、静吸复合诱导
由于经济费用高、操作复杂、患者不易接受等原因,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相对有限,前者主要用于小儿麻醉,后者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有研究者观测意识消失时间、诱导期间呼吸暂停发生率、诱导并发症、第一次喉罩插入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对七氟醚和丙泊酚的诱导效果进行比较,经Meta分析后可以发现,七氟醚和丙泊酚具有相似的诱导效应,但由于七氟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较频繁,患者不满意倾向稍多,丙泊酚作为理想的麻醉诱导药仍然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