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麻醉中的管理

五、麻醉中的管理

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后,可能引起一系列生理扰乱,其程度与阻滞平面有密切关系。平面愈高,扰乱愈明显。因此,需切实注意平面的调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一)血压下降和心率缓慢

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平面超过胸4后,常出现血压下降,多数于注药后15~30分钟发生,同时伴心率缓慢,严重者可因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躁动不安等症状。这类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加之血液淤积于周围血管系,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而造成的。心率缓慢是由于交感神经部分被阻滞,迷走神经呈相对亢进状态所致。血压下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低,但与患者心血管功能代偿状态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压、血容量不足或酸中毒等情况有密切关系。处理上应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如果无效可给予适量血管活性药物(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等),直到血压回升为止。对心率缓慢者可考虑静脉注射阿托品0.25~0.3mg以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二)呼吸抑制

因胸段脊神经阻滞引起肋间肌麻痹,可出现呼吸抑制,表现为胸式呼吸微弱,腹式呼吸增强;严重时患者潮气量减少,咳嗽无力,不能发声,甚至发绀,应迅速有效吸氧。如果发生全蛛网膜下隙神经阻滞而引起呼吸停止、血压骤降或心搏骤停,应立即施行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维持循环等措施进行抢救。

(三)恶心呕吐

主要诱因包括:①血压骤降,脑供血骤减,呕吐中枢兴奋;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增加;③手术牵引内脏。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应检查是否有麻醉平面过高及血压下降等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或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刺激,或施行内脏神经阻滞。以上方法一般能收到良好效果,若仍不能制止呕吐,可考虑使用异丙嗪或氟哌利多等药物镇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