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穿刺针置入

三、穿刺针置入

(一)平面内法(IP)

进针路径与超声束在相同的平面称之为平面内法,目的是为了使进针的路径完全在超声束内。针和探头越平行(插入的角度越小),针越容易被看到(图10-9)。当置入穿刺针时,尽可能使针与探头平行。由于多数神经阻滞时,穿刺针与探头平行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操作时的目标是使置入的角度尽可能地小。为了使穿刺针和探头之间的角度尽可能地小,某些情况下穿刺针需要旁开探头一定的距离置入,而不是紧贴探头置入。紧贴探头置入穿刺针,会产生比较大的角度,导致针显像不佳。

图10-9 平面内进针:穿刺针置入的角度与探头越平行,针越容易被看到

(二)部分平面内

超声波束的宽度是非常窄的,大约相当于信用卡的厚度。当试图以平面内法进针时,较小的偏差就会导致穿刺针离开超声束。由于只有穿过超声束的那部分穿刺针可以显像,而离开超声束的部分无法显像,若有偏差,会导致针尖无法显像。如果穿刺针的一部分在超声束内,另一部分在超声束外,那么位于超声束边缘的穿刺针部分会被误认为针的尖端(图10-10)。这就会导致潜在的危险,因为操作者不知道穿刺针实际的针尖位置,因此要尽可能地避免部分平面内操作。

图10-10 部分平面内:针尖在超声束的外面。针尖的实际位置不明确。显示为针尖的部分其实是针的中间部分

(三)平面外法(OOP)

进针路径与超声束垂直称之为平面外法(图10-11),穿刺针在屏幕上显示为一个高回声点。以平面外法进针时,穿刺针到达目标的距离短于平面内法进针。对于那些正在进行从神经刺激到超声转变的操作者而言,以OOP方法置入穿刺针的位置与传统的神经刺激器的进针点相似。对初学者来说,寻找以OOP方法置入的针尖是个挑战。置入针的角度越陡,在OOP方法中越容易看到针的位置。

图10-11 平面外法穿刺针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