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复苏术
(一)心搏骤停的先兆
凡清醒的患者突然意识消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摸不到搏动;如已开始手术,则可见手术野不出血;在监护条件下,可观察到先兆症状,如意识障碍、发绀、心率变慢、血压明显下降、频繁多源或成对的室性期前收缩、频繁极快的室性心动过速、明显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呼吸变浅、呼吸节律失常等。
护理要点: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四肢颜色、意识状态情况,不可随意离开手术间,保证输液的通畅。
(二)心搏骤停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1. 患者方面
(1)原有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护理要点为参加术前病例讨论,术前了解患者病情。
(2)水与电解质紊乱:护理要点为观察患者面容,维持输液通畅,观察并记录尿量。
(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护理要点为及时抽取血标本送检,追踪检查结果。
2. 麻醉处理方面
与麻醉失误和管理不当有关。全麻药绝对或相对过量所致的心血管严重抑制;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时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而造成全脊髓麻醉;局麻药过量或误入血管而致局麻药中毒;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未及时处理而致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护理要点:对于局麻手术的患者,巡回护士准备麻醉药时要注意浓度、剂量、时间,防止局麻药 过量。
3. 手术操作方面
手术操作可直接引起心功能紊乱或通过反射途径而导致心搏骤停。
(1)直接在心脏上的操作,如心外探查、剥离粘连的心包、抬起心尖、分离二尖瓣交界等,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护理要点:器械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传递器械要及时,眼明手快,常规准备除颤器、起搏导丝等,配备常规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2%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2)不少部位的手术操作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其中最突出的是眼心反射和胆心反射。眼心反射主要发生于斜视矫正术等眼科手术中牵拉眼肌(尤其是内直肌)时;胆心反射发生于刺激胆囊颈或胆总管时,尤其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全或全麻过浅时更易发生。
护理要点: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经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四肢循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麻醉医生。
4. 其他方面
(1)循环状态不稳定或全肺切除的患者突然变动体位,由于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或纵隔移位致心搏骤停。
护理要点:术后患者过床动作务必缓和,最好利用过床板或过床车,过床手法正确、平稳。
(2)手术室内一些医用电气设备,如高频电刀、电动手术床、深部照明灯,由于设备漏电、接触不良等原因。
护理要点:术前巡回护士要及时检查各设备是否正常,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送维修或及时更换。手术室一定要设置专用地线,应用三相插头。
(3)将刚从血库中取出的冷血快速输入,可使心脏温度急剧降至28℃以下而诱发心室颤动。
护理要点:大量快速输血时,输注血液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存,一袋血须在4小时内输完;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对血液进行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4)快速加压输血时如不加注意而误将大量空气输入,引起空气栓塞而致心搏骤停。
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液体输入情况,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已建立的通道输液、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或阻塞时应及时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抢救原则
一旦确诊为心搏骤停,应立即抢救,必须与呼吸复苏同步进行。
(四)常用的心脏复苏术
1. 胸外心脏按压术
用人工的方法,按压胸骨下端,间接地压迫左、右心室腔,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暂时有效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为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2. 胸内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无效时,立即使用胸内心脏按压的方法。
3. 心内注射
心室内注射药物的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旁开胸骨1~2cm处。
4. 电除颤术
心室颤动是循环骤停的另一常见原因。当发生心室颤动时,应用较高的电压、较弱的电流,短暂电击心脏,使所有的心肌纤维停止收缩,然后由窦房结或房室交界区自律性的冲动下传,恢复正律。
(1)胸外除颤法:电极板涂导电胶,或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包裹,将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左侧胸区和左侧肩胛,或分别放置在心尖和右侧胸第2肋间。术者手扶持电极绝缘柄,身体离开患者和床,按放电钮,患者抽动一下,立即观察心电示波器,并听心音,仍有心室颤动可准备第二次除颤。
(2)胸内电击除颤:在胸内心脏按压时应用。
5. 心脏起搏
适用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搏骤停反复发作。起搏器由电极与脉冲发生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心脏起搏,使心脏能维持一定频率的搏动。分为体内、体外起搏两种。
6. 心脏复苏术的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见表18-3。
表18-3 心脏复苏术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