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相关链接

五、相关链接

1. 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

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2. 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1)椎管内麻醉阻滞交感神经后,使血管床增大,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因而容易引起低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与下降幅度与变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的平面有关,感觉阻滞平面在T12以下者,血压下降发生率较低,平面愈高,发生率愈高。因此,椎管内麻醉前应先进行静脉输液扩容。

(2)椎管内麻醉对通气的影响取决于阻滞平面,低位脊麻对通气影响不大,随着阻滞平面上移,肋间肌麻痹广泛,便可能引起通气不足,当阻滞平面上达颈部时,由于膈神经被阻滞,可发生呼吸停止。此外,高位脊麻因减少回心血量,肺动脉压下降,肺血容量减少,肺泡无效腔增大,可使PaO2降低,而PaCO2轻度上升。支配支气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T4~5脊段,脊麻平面过高,有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3)腰骶段的交感神经阻滞后,尿道括约肌收缩,而逼尿肌松弛,可产生尿潴留。故腰骶段阻滞麻醉,一般需停留尿管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