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简介
《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这本书是由.王艳君,孙东云,祝婕主编创作的,《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共有228章节
1
│燕赵医学研究丛书│《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编委会
主 编 王艳君 孙东云 祝 婕 副主编 薛维华 张丽华 李艳红 邢 潇 梁玉磊 杜玉茱 孙庆臣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鑫 毛玉璇 石 芳...
2
序 一
窦材与窦默是我国中医历史上两位著名的针灸学家,也是燕赵古代针灸名家。窦材早于窦默百余年,其中窦材和窦默分别以灸法和针法著称,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王...
3
序 二
汤药和针法、灸法是中医疗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针法与灸法均是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外治法,综观中医学发展历史,灸法较之针法曾在较长时期内应用更为广...
4
前 言
燕赵大地人杰地灵,自古名医辈出,中医鼻祖扁鹊、灸法名家窦材、金元四大家刘元素及李东垣、针灸大家窦默、清代名医王清任等赫赫有名的医学大家均出自河北。其中宋代的窦材...
5
目录
│燕赵医学研究丛书│《燕赵医家窦材窦默针灸精要》编委会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上 篇 窦 材 第一章 医家传略与学术渊源 第一节 医家传略 一、生平简介 二、...
6
上 篇 窦 材
...
7
第一章 医家传略与学术渊源
...
8
第一节 医家传略
...
9
一、生平简介
窦材(约1100—1146年),南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窦材生于四世业医之家,曾官任开州巡检、武翼郎,50岁前生活于北宋,汴京沦陷后,流寓江南,在衢州(今...
10
二、主要著述
《扁鹊心书》原书署名:古神医卢人扁鹊传,宋真定窦材重集。其在自序中称:“臣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余年矣,向因薄宦,奔走四方,今年过不逾,常虑身填沟壑,...
11
第二节 学术渊源
窦材尊崇《黄帝内经》,认为《黄帝内经》乃医家正道。其在《扁鹊心书·进医书表》言:“臣闻医家正道,《内经》为真,《内经》言病最详,而无治病之法,故黄帝又与岐伯撰出...
12
第二章 学术思想
...
13
第一节 学术观点
...
14
一、当明经络,治本求源
关于经络的起源、发展及其具体概念,一直未有广泛认可的说法。究其原因,乃传统医学的发展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受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医学实践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同时代其...
15
1.辨经论治
《扁鹊心书》以“当明经络”为首篇,足以窥见窦材对经络的重视,其言“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百病十二经脉,可定死生”。恰如《灵枢·经别》所言:“夫十二经脉者...
16
2.取穴精简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所论疾病数达百余种,其常用穴位数共计27个,以四肢及躯干的穴位较常用,每种疾病仅用1~3个穴位,其中背俞穴和募穴使用较多。《素问·阴阳应象大...
17
3.伤寒四经辨证
自古以来,伤寒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其作为疾病的概念,始见于《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该篇简要论述了伤寒按日传...
18
二、须识扶阳,注重脾肾
“扶阳”思想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易》《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周易》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言乾统天,坤顺天,即坤为...
19
1.尊崇《内经》,注重扶阳
窦材在学术上尊崇《黄帝内经》,反复申明了其作为中医经典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方为医家正传,后世医者不法《黄帝内经》,唯用本草之书,各执己见而成一家之技,治小病方可,...
20
2.师法道家,炼就纯阳
《扁鹊心书》中师法道家重视阳气的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各种原因损伤阳气所致。“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
21
3.效法钱乙,补益脾肾
窦材重脾肾的学术思想主要来自钱乙的五脏辨证理论。钱氏在继承历代医家脏腑辨证的理论基础上,首创“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五脏辨证体系,并在《小儿...
22
4.扶阳三法,引火归原
为了纠正时医寒凉之弊,窦材大倡扶阳之理念。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阴寒之证,有轻有重,有缓有急,针对轻重缓急之不同,窦材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
23
三、住世之法,保命三诀
养生保健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
24
1.“灼艾”详述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将艾灸列为防病摄生的首选,在灸法治未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书中提出应用艾灸防病摄生。在日常无...
25
2.“丹药”略论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提倡用保元丹、保命延寿丹等丹药。书中丹药主要成分包括硫黄、雄黄、朱砂、川乌、附子等,皆是有毒之品,药性偏性很强。徐灵胎认为:“凡药之用,或取...
26
3.“附子”浅说
附子亦是偏性很强之品,《本草备要》有云:“附子……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能至。能引补气之药达下焦以复散失之元气,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
27
四、大病宜灸,效有奇功
灸法防治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灵枢·官能》中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唐代医家孙思邈说:“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窦材继承发扬了前人的宝贵学术思想...
28
1.病宜早灸,把握时机
窦材认为阳气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为人生立命的根本,同时受道家思想影响,认为“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
29
2.灸起沉疴,壮数宜大
重灸是“大病宜灸”学术思想的核心。所谓重灸,主要指壮数宜大。“大病宜灸”,即大病“须加艾灸,方保无虞”。所谓大病,即危难急重症。《扁鹊心书·进医书表》言:“所谓...
30
3.陈寒痼疾,灸必着肤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所列举的灸法皆为直接灸(又叫明灸、着肤灸)。直接灸是指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着肉灸”。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主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