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针刺禁忌
2025年08月10日
10.针刺禁忌
窦默非常重视针刺中的禁忌及针刺注意事项,在《针经标幽赋》中多次提到针刺禁忌及注意事项,此外还有《杂忌法》《针灸避忌太一图序》《冬至叶蛰宫说》《太一血忌之图》等针刺禁忌的论述。《针经标幽赋》中提到的禁忌主要有“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包括饥、饱、醉、劳、大患危疾时及色脉不符的禁忌情况,也包括了“寒、热、风、阴”等异常天气禁忌及禁针禁灸的穴位。《针经指南·杂忌法》提出“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的禁忌病证,此外还特别提出了补泻的时间禁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窦默对禁忌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法,如“然大寒无刺,令病患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患无畏寒气,候气血调匀,然后可刺。如此刺之,无疾不愈。余皆仿此而行之”等,运用暖室、粥食、醪酪等方法使病人气血调匀以不惧寒气,将针刺禁忌化于无形。
窦默医德高尚,学识渊博,针灸技术精湛,对我国针灸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尊崇《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专著,结合自身临床,完善了针灸理论,丰富了针刺以及补泻手法,对毫针针法的使用及针刺手法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所写的针灸赋文文字优美,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实用性很强,是针灸文献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受到其下历代针灸医家的重视,是后人学习针灸技术的重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