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麻醉施灸的先河
2025年08月10日
5.开创麻醉施灸的先河
为了减轻患者施灸的痛苦,窦材发明了睡圣散。《扁鹊心书》记载:“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火麻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茶酒任下,一服后即昏睡。”对于癫狂及膏粱人怕痛者,先服睡圣散,然后灸之。书中记载治疗“邪祟”时,“一贵人妻为鬼所着,百法不效。有一法师书天医符奏玉帝亦不效。余令服睡圣散三钱,灸巨阙穴五十壮,又灸石门穴三百壮,至二百壮,病患开眼如故,服姜附汤、镇心丹五日而愈。一妇人病虚劳,直气将脱,为鬼所着,余用大艾火灸关元,彼难忍痛,乃令服睡圣散三钱,复灸至一百五十壮而醒。又服又灸,至三百壮,鬼邪去,劳病亦瘥”。此说明睡圣散不有镇静作用,而且还具有镇痛作用。
另外,窦材具有较高的针刺水平。《扁鹊心书》记载针灸的医案有两则,这两则医案可以体现窦材高超的针刺技术。一则为针刺注意事项,书中描述其治疗“头痛”的医案时,“若患头风兼头晕者,刺风府穴,不得直下针,恐伤大筋,则昏闷。向左耳横纹针下,入三四分,留去来二十呼,觉头中热麻是效”。其强调针刺风府穴不可直刺,应向左耳横纹下针,风府穴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窦材改变其针刺方向和角度,可见其针刺手法之高明。另一则描述的是针刺的补泻,书中描述其治疗“鼻衄”医案时,“一人患脑衄,日夜有数升,诸药不效。余为针关元穴,入二寸留二十呼,问病患曰:针下觉热否?曰:热矣。乃令吸气出针,其血立止”。此则病例窦材利用的是呼吸补泻手法中的泻法进行治疗,其用灸施补,用针施泻,从侧面反映出窦材具有较高的针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