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证求因

1.审证求因

窦默在《流注通玄指要赋》中以“病机十九条”作为分类阐述的基础,主要介绍了经络系统的理论和辨证规律。其在腧穴选用上重点应用五输穴和有特殊治疗意义的单穴、对穴,来说明经络、病候、经穴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立循经取穴的法则。窦默主张审证求因,指出“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窦默以经络腧穴的异常反应和病理变化,测知经络脏腑的虚实;诊察脉象的浮沉迟数,可以辨出经络脏腑的寒热。掌握经络理论,分清十二正经和十五大络,熟悉针灸治疗四百余种疾病的方法,就会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防止针灸的失治与误治。窦默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依据,探查疾病发生的病因、病位、病程,时刻遵循经络辨证,确保临床一一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