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神得气,神定效至

七、治神得气,神定效至

中医“得气”概念始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此篇亦将“得气”称为“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提出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之关键。《灵枢·终始》曰“令志在针……以移其神,气至乃休”,此为“得气”与“治神”关系之起源。窦默据此,颇有所悟,并对其一步阐发,于《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中提出“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的观点,主张治神为得气之要。其在行医中重视治神之法,体会得气针感,得出治神可促得气,得气则效佳的体会。此外,窦默还重视行针手法对得气的影响,为针刺起效提供了必要且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