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内经》,注重扶阳

1.尊崇《内经》,注重扶阳

窦材在学术上尊崇《黄帝内经》,反复申明了其作为中医经典的重要意义,认为其方为医家正传,后世医者不法《黄帝内经》,唯用本草之书,各执己见而成一家之技,治小病方可,治大病则不效。故《扁鹊心书》中提道:“《灵》《素》为医家正传,后世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师《内经》,惟采本草诸书,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后遇关中老医,叩余所学,笑曰: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技尔。只能调小,俟其自愈,岂能起大病哉!余即从而师之,三年,师以法授我,反复参详,遂与《内经》合旨,由兹问世,百发百中,再观六子书,真儿戏耳。”

窦材以《黄帝内经》为研究始点,认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了人体阳气乃身体之主宰,人由生到死的过程就是阳气由强到弱的消耗过程。“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由此窦材推论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强调真元是人的根本,其名称在《扁鹊心书》中有真气、真阳、元气、肾气等。“凡看病要审元气虚实”“损其元气或元气已脱则不可治,虽灸亦无用矣”,这些论述说明阳气的盛衰是人体健康与病亡的主宰,故而住世保健与治病疗疾的根本在于保扶阳气。人体阳气充足则安康长寿,阳气衰减则体弱寿夭,甚而性命不保,阳气充盛,营卫调和,才能肌腠致密,邪不内侵,要始终以扶助人体阳气为养生疗疾的指导思想。

《扁鹊心书》延续《黄帝内经》思想,认为阴阳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蕴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阳气为人立命之本,可温暖、保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行。阳气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动力,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抵御邪气入侵等功能。人体阳气充足则安康长寿,阳气衰减则体弱寿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