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天时,重视针刺禁忌
2025年08月10日
三、顺应自然天时,重视针刺禁忌
窦默非常重视针刺禁忌,在《针经标幽赋》及《杂忌法》《针灸禁忌太一图序》等篇有专篇论述不同方面的禁忌,包括:饥、饱、醉、劳、大患危疾、色脉不符等身体异常状态及寒、热、风、阴等异常天气的禁忌。不仅如此,窦默还特别强调了“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等时间针刺禁忌。另外,在《针经指南·杂忌法》中详细论述了“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等,同时也描述了对一些针刺禁忌证的解决办法。窦默的上述思想对针灸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对针灸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针灸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实现的,同时人体的气血变化又受到内环境和外界自然界的影响,因此,针灸治疗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及日月星辰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同时还要避免人体的饥、饱、醉、劳等极端状态造成的人体气机逆乱,如此方能把针灸效应发挥到最大。笔者在临床实施针灸治疗时,也十分注重针灸前对患者身体状态的调理,如患者大怒、大悲、大热、大寒时,我们往往先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调整,渴者饮水,饿者进食,悲怒者引导,待患者情绪平和,身体温暖,神态宁静后方进行针灸治疗。对于慢性病终末期,身体羸弱,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一般不宜针刺,但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试给予灸法补益脾胃,若情况有所好转,再予其他治疗。由于目前就医环境已大为改善,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已明显减小,当室内外温度相差较多时,先让病人适应室内环境后,再行治疗。总之,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治疗,避免各种针刺禁忌,是每一个针灸从业者均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