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重针刺手法,配合针刺补泻
针灸学是知识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针刺手法可以说是针灸技术中的灵魂。关于针刺手法的论述,早在内经时期就有详细的记载。窦默继承了《黄帝内经》和《难经》的针刺手法和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提出“补泻施术,贵在手指”,将针刺补泻手法归纳为单式十四法,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堪称针刺手法的一代宗师,至今对针灸临床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依然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也深切体会到针刺手法的实施与针刺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下面从进针、得气、行针、留针、出针等诸多角度探讨我们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