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人相参
窦默将天地人一体的中医思维方式与针灸相结合,在针刺深度方面体现出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思想。如《针经标幽赋》中提到的“察岁时于天道”“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就是根据年岁的变化和患者的体态身形相应的调整进针深度,并在《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中引《素问·刺要论》原文,进一步阐述了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的观点。其中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阴养阳,以阳养阴的理论把针刺深度与人体阴阳相结合,将针刺深度调节脏腑阴阳的功能做了全面的阐述。“明标与本,论刺深浅之经”,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中解释为“日法寅卯辰上为标,申酉戌下为本,巳午未上为标,亥子丑下为本”,提出了根据时辰、人体部位的不同,针刺的深浅也应做出相应改变。这些都是窦默针法思想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