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作料的使用技巧
54.家庭常用作料的使用技巧
(1) 大葱:做咸食的主要作料,有去腥除腻的效能,一般有3种用法:
a 炝锅。多在炒荤菜时使用。如炒肉时加入适量的葱丝或葱花;做炖、煨、红烧肉菜和海味、鱼鸭时加入葱段。大葱与羊肉混炒既无膻味,又能尝倒羊肉的鲜美味。b 拌馅。做水氽丸子、饺子、馄饨时在馅中拌入葱花味道醇厚。c 明油调味。如吃烤鸭,在荷叶饼里抹上甜面酱,放入鸭片,卷上葱段,格外利口好吃;在做酸辣汤或热清汤时,最后撒上葱花、浇明油(香油),味道更好;煎鸡蛋时配上葱花,能去掉鸡蛋的腥味,吃起来香咸可口。
(2) 生姜:一般荤素菜都离不开生姜,因为它本身具有辛辣和芳香味道,能溶解于菜肴之中,菜的味道更加鲜美,因此有“植物味精”之称。用法主要有4种:
a 炖煮。炖鸡、鸭、鱼、肉时将姜片或拍碎的姜块放入,肉味醇香。
b 调汁。做甜酸味道的菜时,可以将姜切成粒状或剁成末,与糖、醋对汁烹调或凉拌。如糖醋熘鱼、拌凉菜用姜汁配用,会产生特殊的酸甜味。
c 蘸食。用姜末、醋、酱油、小磨香油搅拌成汁蘸吃。如吃清蒸螃蟹加蘸姜汁,别有风味。
d 浸渍返鲜。冷冻的肉类、家禽,加热前先用姜汁浸渍,可以起返鲜作用,尝到固有的新鲜滋味。(3) 大蒜:做配料起调味和杀菌作用。用法有5种:a 去腥提鲜,如炖鱼、炒肉、烧海参时,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
b 明放,多在做咸味带汁的菜时加入。如烧茄子、炒猪肝或其他烩菜,放几片蒜可使菜散发香味。
c 浸泡蘸吃风味独特,如吃饺子时蘸用小磨香油、酱油、辣椒油浸泡的蒜汁。格外好吃。炎夏用馒头蘸蒜汁吃,既开胃利口,又可防止肠胃疾病的发生。
d 拌凉菜,用拍碎的蒜瓣或捣烂的蒜泥拌黄瓜、调凉粉,在蒸熟的茄子上泼上蒜汁菜味更浓。
e 把蒜末与葱段、姜末、料酒、淀粉等对成汁,用于熘炒类佳肴更出味。
(4) 花椒:具有芳香通窍作用,也是调味中的主要作料。用法有5种:
a 炝锅,如炒白菜、芹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投入几粒花椒,待炸至变黑时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b 炸花椒油明用,会使菜香四溢。用花椒、植物油和酱油制成“三合油”,浇在凉拌菜上,清爽适口。c 煮蒸肉、禽类时,放入大料、花椒。
d 制成花椒盐蘸吃。把花椒放入手勺内,在火上烤至金黄色,与精盐同放在案板上擀成细面。吃干炸肉丸、干炸里脊或香酥鸡、香酥羊肉时蘸食。
e 腌制萝卜丝、大芥丝等咸菜时放入一些花椒,味道绝佳。
(5) 大料:是做厚味菜肴不可缺少的作料。因为肉类和禽煮、炖的时间比较长,大料和其他作料可以充分水解,其香味将逐渐改善原料固有的气味,使味道变得醇香。如做红烧鱼,在炒锅内油沸开时投入少许大料,待发出香味,加入酱油等其他作料,最后再放入炸好的鱼;又如烧白菜等素菜时,将大料与精盐同时放入汤里,最后放香油。另外,腌制鸡、鸭蛋或香椿、香菜时,加入大料也别具风味。(6) 料酒:又名黄酒,有解腥除腻、杀菌促鲜和增添香气的功能。一般家庭做菜没有料酒时,也可以用高粱酒或白酒代替。料酒通常在制作不新鲜的原料或带有腥膻异味的牛肉、羊肉、野味、内脏等时放入,可以解腥去膻。如用料酒腌渍的鸡、鸭、鱼、肉做出的菜肴,具有酒香味,还可以保存比较长时间不变质。逢年过节炖肉、烹制肉类菜肴和饺子馅,放入适量的料酒,食之有特殊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