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史序

前言

上篇 医论医话

从肝论治妇科疾病

一、肝的生理功能

(一)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二)体阴而用阳

二、肝的病理特点

三、妇科常用肝病证治法

(一)疏肝解郁类

1.养血疏肝解郁法

2.养血止痛法

(二)疏肝清热类

1.疏肝清热调经法

2.清肝引血下行法

3.泻肝利湿法

(三)养阴疏肝类

1.养阴疏郁法

2.柔肝止痛法

3.滋补肝肾法

从脾论治妇科疾病

一、脾的生理功能

(一)脾主运化

1.运化水谷精微

2.运化水液

(二)脾主升清

1.升清

2.升举

(三)脾主统血

二、脾的病理特点

1.健运失司

2.脾失统摄

3.脾虚气陷

三、妇科常用脾病证治法

(一)补脾调经固冲类

1.补脾养血法

2.益气升陷法

3.止崩固脱法

4.健脾坚阴止崩法

(二)健脾和胃降逆类

1.健脾和胃法

2.养阴和胃法

(三)补脾化湿类

1.补脾止带法

2.健脾利水法

从肾论治妇科疾病

一、肾的生理功能

(一)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藏精

(二)肾主生殖

二、肾的病理特点

1.肾气虚

2.肾阴虚

3.肾阳虚

三、妇科常见肾病证治法

(一)补肾阴类

1.滋补肾阴法

2.补肾调经法

3.养阴固冲法

4.滋阴降火法

5.滋阴降火消抗法

6.补肾安胎法

7.补肾活血法

(二)补肾阳类

1.温补肾阳法

2.温阳种子法

3.益精和血种子法

4.温肾消抗法

5.温肾化痰法

(三)平补肾气法

(四)补肾疏肝法

(五)肾脾两补法

活血化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1.理气活血,调经止痛法

2.温经活血,祛瘀止痛法

3.清热活血,化瘀止痛法

4.益气活血法

5.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法

6.化瘀消癥法

7.祛化残留胎物法

8.祛瘀消癥杀胚法

9.活血化瘀通管法

10.活血化瘀消抗法

11.安胎活血法

清热泻火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一、清热泻火类

1.清热泻火解毒法

2.泻火涤痰法

二、清热凉血类

1.清热凉血调经法

2.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法

3.清肝凉血,固冲止血法

三、清利湿热类

1.清热利湿,固冲止血法

2.清热除湿,和胃固冲法

3.清肝泻火,除湿止带法

4.清热解毒,利湿止带法

四、清热解毒类

1.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法

2.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法

五、清虚热类

仲圣方药在妇科中的应用

一、外感、杂病营卫不和均用桂枝汤

二、外感、杂病往来寒热均用小柴胡汤

三、盆腔炎少阳阳明合病主以大柴胡汤

四、大黄牡丹汤治下焦湿热之盆腔炎

五、妇科血证,冲任虚损胶艾汤主之

六、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七、麦门冬汤治气阴两虚之恶阻

八、己椒苈黄丸加味治囊肿、积液

温病方法在妇科中的应用

一、妊娠上感,邪在肺卫汗之可

二、清热解毒,孕期高热咽肿急

三、湿热中阻,辛开苦降泻心法

四、热入血室,和解活血柴胡法

五、热邪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六、血热崩中,凉血散血犀地汤

七、湿热滞肠,四苓芩芍已自利

八、热伏阴分,青蒿鳖甲暮热已

调经种子分期辨治法

一、经期宜养血活血为主

二、经后期(卵泡期)宜补益肝肾或调养气血为法

三、经间期(排卵期)以补肾活血或疏肝活血为治

四、经前期(黄体期)宜疏肝理气或补肾养血为主

妇科心理疏导亦重要

师生诊余谈“宫寒”

调经、种子、安胎、解郁之良方逍遥散

一、调经

二、种子

1.肝郁血虚不孕

2.肝郁不疏,排卵障碍

三、安胎

1.妊娠腹痛

2.胎漏、胎动不安

四、解郁

1.经行情志异常

2.绝经前后诸证

3.肝郁经行发热证

乌梅丸古方今用举隅

一、崩漏

二、痛经

三、肠痉挛

四、妊娠胆道蛔虫症

宫瘤汤之异病同治同中有异

一、子宫肌瘤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三、人工流产不全

四、陈旧性宫外孕

蓝田种玉话五子

人参之用古今谈

一、人参的品种和产地

二、人参的性味和功效

三、现代对人参的研究

1.人参

2.西洋参

四、人参的使用

五、人参的适应证

六、人参的禁忌证

七、人参的用法和用量

八、人参应用举例

血病良药数三七

一、三七的品种和产地

二、三七的性味和功效

三、现代对三七的研究

1.止血和溶血作用

2.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3.镇痛作用

4.造血作用

5.其他

四、三七在妇科的应用

1.止血

2.化瘀镇痛

3.补血益气

论妇科用附子

妇科手术后常见证候辨治

一、和解少阳退寒热

二、感冒咳嗽宣散愈

1.风热犯表证

2.风寒束表证

三、清热通淋小便畅

四、理气行滞胀满消

五、养阴补血睡眠安

1.阴虚血少证

2.心脾两虚证

六、益气滋阴化疗宁

七、宫外孕术残胚除

八、活血化瘀防复发

女性性欲低下的中医调治

1.发病因素

2.增强性欲药物

3.辨证施治

封闭抗体缺乏性复发性自然流产之治疗

一、BA的作用机理

二、BA缺乏性复发性流产的诊断

三、BA缺乏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治疗

略谈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中医诊治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1.正虚瘀癥证

2.瘀阻胞宫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中医分期辨治法

1.准备期

2.预处理期

3.降调期

4.促排卵期

5.取卵后、移植前期

6.移植后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医辨治

1.脾虚湿阻气滞证

2.肾虚阴伤水停证

中篇 专病证治

月经病

一、异常出血性月经病

二、稀少性月经失调

1.阴虚阳虚肝肾亏,三归肾气阴阳补

2.气血虚弱经涩少,补益适时引经血

3.阳虚生寒气血滞,调经毓麟加减宜

4.肝郁血瘀分轻重,二调经方血府别

5.痰湿阻滞有虚实,实证导痰虚六君

三、闭经

1.肝肾不足治较难,补益精血分阴阳

2.肾虚血少脉道滞,调经毓麟补并通

3.气血虚弱难化经,补益适时引经血

4.血瘀冲任与胞宫,血实决之血府用

5.阳虚痰阻脂膜塞,温肾化痰兼活血

6.烧热闭经毒伤胞,解毒调经加减妙

四、痛经

1.宣郁通经金铃散,木郁达之热者清

2.不通则痛气血阻,活血化瘀通不痛

3.湿热经期止标痛,平时治本病可除

4.寒凝血瘀痛经重,寒则温之瘀则通

5.虚寒痛经或兼实,温经汤方兼活血

6.肾虚血亏不荣痛,调肝归芍经后用

五、经行乳房胀痛

1.肝郁气滞证为多,调经1号见效易

2.肝肾阴虚相对少,滋水涵木一贯煎

六、经行发热

1.肝郁化火经行热,丹栀逍遥加减佳

2.肝胆伏热半表里,和解少阳小柴胡

3.瘀血留滞卫不通,午后夜热血府用

4.阴虚夜热午潮热,清骨散退虚热良

5.气虚劳热经行发,甘温除热补中佳

七、经行头痛、眩晕

1.无火不眩气火逆,逆者平之热者清

2.诸风掉眩皆属肝,天麻钩藤息肝风

3.瘀阻脑络痛如刺,治瘀通络清任方

4.无虚不眩痰作眩,定眩化痰益气血

八、经行口糜

1.“鬲肠不便”胃热熏,口疮便结凉膈清

2.诸痛痒疮皆属心,清心泻火导赤散

3.阴虚火旺知柏加,阴虚湿热甘露饮

九、经行吐衄

1.郁火冲逆发倒经,“热者清之逆者平”

2.冲隶阳明火上逆,倒经加减麦冬汤

3.阴虚火逆经倒行,滋阴下引顺经加

十、绝经前后诸证

1.七七脉虚天癸竭,滋补肝肾虚烦宁

2.命火虚及脾心卫,肾阳得温诸阳复

3.肾水不足济心火,泻南补北心肾交

4.水不涵木郁多愁,养阴疏郁疏泄复

带下病

1.中药内服

5.脾虚痰浊伤任带,燥湿化痰佐提升

2.常用外用药

(三)检查

(四)预防与调护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脾虚胃弱冲气逆,虚者补之逆者平

2.诸呕吐酸皆属热,温胆左金痰热平

3.阴虚呕逆气阴伤,虚补逆降麦冬汤

二、胎漏、胎动不安(包括妊娠腹痛)

1.肝肾不足胎失固,治分出血血止后

2.胎热动血胎不安,热清血凉胎自宁

3.郁火下扰冲不固,郁者达之火清安

4.瘀血内阻有数种,安胎为主兼祛瘀

三、滑胎

1.胎系于肾虚易堕,补肾固胎宜分期

2.屡孕屡堕二天虚,补益脾肾兼养肝

3.胞伤气陷如期堕,益气升阳东垣方

4.血瘀证

四、异位妊娠

(一)检查

1.未破损期

2.已破损期

五、妊娠小便淋痛

1.湿热下注尿频痛,清湿热化膀胱气

2.阴虚内热异于常,方宜清润知柏汤

3.反复发作多气虚,益气止淋是妙方

产后病

一、产后恶露不绝

1.产后多虚冲任伤,虚者补之兼活血

2.产后多瘀胞中留,通因通用生化求

3.产后正虚邪易侵,清热固冲血痛宁

二、人工流产不全

1.胎物残留分轻重,经验三方分别用

2.邪去正虚气血亏,虚者补之两证辨

3.正气亏虚邪气侵,腹痛倦怠归芍加

三、产后发热

1.外感分风寒风热,辛温辛凉解表别

2.血瘀营卫郁发热,活血祛瘀生化汤

3.气血亏虚则低热,圣愈青蒿鳖甲分

4.邪毒最重仲景方,传入心营温病法

杂病

一、癥瘕

1.瘀血积结成宫癥,结者散之分期治

2.痰瘀积结应化瘀,结者散之丸剂宜

3.湿热瘀结痛出血,清热除湿瘀结散

二、盆腔炎

(一)病因病机

(二)证治经验

1.邪毒急重金匮方,邪传入里温病法

2.湿热壅阻气血结,炎痛消方热瘀除

3.病久多瘀邪难除,通则不痛逐瘀法

4.正虚余邪常留恋,扶正祛邪归芍汤

(二)药糊外敷方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一)妇科检查

(二)证治经验

1.经期膈下汤止痛,平时消癥通不痛

2.寒凝血瘀癥与痛,少腹逐瘀痛癥宁

3.瘀热互结痛不通,清热消癥通不痛

4.阳虚经痛仲景方,补消良方温经汤

四、高催乳激素血症

1.肝气郁结逍遥加,麦芽山楂辨病用

2.肾虚肝郁较为重,滋水涵木定经汤

3.气血不足冲任虚,摄乳养冲经能通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

1.经本于肾生殖本,虚者补之补肾方

2.命门火衰脾心虚,右归温胞腰酸冷

3.肾虚瘀痰阻冲任,调经毓麟加星夏

4.痰阻冲任治较难,化痰活血须温阳

5.水不涵木生湿热,湿热平后应补肾

六、不孕症

(一)内分泌失调性不孕

(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1.检查方法

2.证治经验

七、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调治

1.肝肾不足精血虚,养阴培育是良方

2.脾肾阳虚胞失养,虚者补之毓麟汤

3.肾气不足气血滞,调经毓麟助着床

4.肝气郁结多忧郁,疏肝解郁畅情怀

5.瘀血内阻着床低,活血化瘀益肾气

下篇 医案选辑

月经病

一、异常出血性月经病案8则

1.血热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案

2.湿热经期延长案

3.肝郁化火崩漏案

4.瘀阻胞脉崩漏案

5.脾虚失统崩漏案

6.脾虚阴伤崩漏案

7.肝肾阴虚经间期出血案

8.肝肾脾虚夹瘀崩漏案

二、闭经案4则

1.肝肾不足闭经案

2.气血虚弱闭经案

3.PCOS阳虚痰阻案

4.毒伤胞脉闭经案

三、痛经案3则

1.肝郁热结痛经案

2.寒凝胞中痛经案

3.阳虚胞寒痛经案

妊娠、产后病

一、胎漏、胎动不安案3则

1.血热胎动不安案

2.肝郁化火胎漏案

3.肝肾不足、瘀血阻络,胎动不安案

二、滑胎案2则

1.肾虚滑胎案

2.肝脾肾虚并中气下陷滑胎案

三、异位妊娠案3则

1.异位妊娠未破损期案

2.异位妊娠已破损期不稳定型案

3.陈旧性宫外孕案

四、人工流产不全案3则

1.胎瘀留胞案

2.胎瘀留胞正虚案

3.胎瘀留胞化热案

杂病

一、盆腔炎病案2则

1.邪毒壅结案

2.气滞血瘀案

二、不孕症案10则

(一)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案7则

1.肾气不足不孕案

2.肝肾不足,气血失调不孕案

3.肝郁不孕案

4.肝肾不足案

5.血瘀不孕案

6.阴虚内热不孕案

7.三抗阳性脾肾阳虚,气弱血瘀不孕案

(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案3则

1.肝郁瘀血阻络案

2.寒湿瘀阻案

3.正虚瘀阻案

(三)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调治案4则

1.肝肾不足,气血失调案

2.瘀血内阻案

3.脾肾亏虚,瘀血内阻案

4.阴虚内热,瘀血内阻案

主要参考书目